新政[2007]25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
新鄉市市區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已經2007年4月24日市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研究,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新鄉市市區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住房保障供應體系和廉租住房制度,保障城鎮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根據建設部《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20號)、《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請審核及退出管理辦法》(建住房〔2005〕122號)和國家、省、市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市區內城鎮廉租住房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條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公有住房產權單位履行住房保障職能,向具有城鎮常住戶口且住房困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補貼、租金核減或以實物配租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普通住房。
第四條我市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以發放租賃住房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租金核減為輔。
本辦法所稱城鎮最低收入家庭,是指本市市區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人民政府統一確定的最低生活水平標準,并經市民政部門核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
本辦法所稱租金補貼,是指符合政府規定條件的申請對象到市場上租賃住房,由政府對其租金給予的相應補貼。
本辦法所稱實物配租,是指政府向符合條件的申請對象直接提供住房,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標準收取租金。
本辦法所稱租金核減,是指公有住房產權單位按照政府的規定,在一定時期內對現已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鎮最低收入家庭給予租金上的核減。
第五條市房產管理部門負責本市市區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工作。
市財政、民政、國土資源、物價、總工會等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標準:
本市市區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面積標準為人均建筑面積162m。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對廉租住房保障面積標準作相應調整的,由市房產管理局會同財政、民政、國土資源等有關部門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執行。
廉租住房租金標準由維修費和管理費兩項因素構成,市場平均租金與廉租住房租金標準由市房產管理部門會同市發改委確定,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實行租賃住房補貼的,單位面積租賃住房補貼標準按照市場平均租金與廉租住房租金標準的差額計算;實行租金核減和實物配租的,由產權人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標準收取租金。
第七條申請廉租住房的家庭(以下簡稱申請家庭)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家庭成員中至少有一人取得本市非農業常住戶口3年以上,其它成員戶口遷入滿一年以上;
(二)申請家庭人均收入連續6個月低于本市市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三)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在102m以下(含102m);
(四)家庭未承租廉租房或未購買經濟適用住房;
(五)申請家庭成員之間具有法定的贍養、扶養或者撫養關系;
(六)無非生活必需的貴重物品。
第八條申請廉租住房,應當由申請家庭的戶主作為申請人,戶主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申請家庭應共同推舉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家庭成員作為申請人,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填寫《新鄉市城鎮廉租住房家庭申請表》,同時提交下列材料:
(一)家庭書面申請;
(二)所在單位或居住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現住房情況證明(租賃憑證、
房產證或無房證明)及工作和經濟收入狀況證明;
(三)民政部門核發或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或者救助證明;(四)申請家庭成員的身份證及戶口薄;(五)申請家庭成員之間的贍養、扶養或者撫養關系證明;申請人為非戶主的,還應當出具其他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家庭成員共同簽名的書面
委托書。
第九條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向申請人出具書面受理憑證,登記受理日期。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在5日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受理時間從申請人補齊資料的次日起計算;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視為受理。
第十條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受理后應在15個工作日內通過查檔取證、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完成對申請家庭的收入、家庭人口和住房狀況的調查。經調查核實無誤后,簽署初審意見,報區民政部門復審。
第十一條區民政部門應將復審材料報市房產管理部門,市房產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市民政部門組成審核小組對申報材料進行核查,在15日內審核完畢。經審核符合條件的,應當在申請人戶口所在地、居住地或工作單位將審核決定予以公示,公示期為15日。
經公示有異議的,市房產管理部門應在10日內完成核實,異議成立的,不予登記,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不予登記的理由;經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市房產管理部門應當做出準予登記的決定,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十二條對準予登記申請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的家庭,按登記的先后順序和住房困難程度實行排隊輪候。經民政等部門認定的由于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撫養人、優撫對象、重度殘疾等原因造成困難的家庭可優先予以解決。
在輪候期間,申請家庭收入、人口、住房等情況發生變化的,申請人應當及時告知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經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區民政部門核實確認后將核實結果報市房產管理部門,由市房產管理部門會同市民政部門審核后進行變更登記,重新安排。
申請家庭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保障方式的,取消其輪候資格。其中,申請實物配租的家庭不接受配租方案的,原則上不再享有實物配租資格,視情況給予租賃住房補貼或租金核減保障。
第十三條經批準取得廉租住房保障資格的家庭,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取得租金補貼資格的家庭,可根據居住需要自行選擇承租適當的住房,在與出租人達成初步租賃意向,并報市房產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后,承租人方可與房屋出租人簽訂
租賃協議,并由承租人、房屋出租人、市房產管理部門共同簽訂《新鄉市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協議》。租金補貼按季直接向出租方支付。
(二)取得實物配租資格的家庭,應同房屋產權單位簽訂實物配租協議,明確住房情況、租金標準、騰退住房方式及違約責任等內容,報市房產管理部門備案,并按照協議約定的金額、期限和方式向房屋產權單位交納租金、物業管理及水電氣等費用,合理使用房屋。
(三)已準予租金核減的家庭,憑市房產管理部門發放的租金核減認定證明與產權單位簽訂城鎮公有住房租金減免協議,并辦理減租手續。
第十四條廉租住房實行年審制。市房產管理部門會同市民政部門每年對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人口及住房等狀況進行復核,根據復核結果對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資格、方式、額度等進行及時調整并書面告知當事人。
第十五條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資金來源,實行財政預算安排為主、多種渠道籌措的原則,設立以公共財政為主體的“城鎮廉租住房保障資金”國庫專賬,資金來源主要包括:
(一)市財政每年預算根據城鎮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及財政承受能力安排的專項資金;
(二)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按規定留用的城鎮廉租住房保障資金;
(三)當年實際收取的土地出讓總價款扣除實際支付的
征地補償費、
拆遷補助費、土地開發費、計提用于農業土地開發的資金以及土地出讓業務費后余額的一定比例;
(四)社會捐贈的專項資金;
(五)實物配租家庭繳納的廉租住房租金;(六)其他渠道籌集的資金。
第十六條“城鎮廉租住房保障資金”專項用于購建城鎮廉租住房、向廉租住房保障對象發放租賃住房補貼等,不得挪作他用。具體管理使用按照項目預算管理、財政國庫管理和政府采購管理的相關政策規定執行,市財政、審計部門應加強對廉租住房資金籌集、管理和使用的監督。
第十七條實物配租的廉租住房來源應當以收購現有舊普通住房和利用直管公房為主,新建住房為輔。具體解決渠道為:
(一)政府出資收購的用于廉租的住房;
(二)騰退的符合廉租住房標準的原有公有住房;
(三)原市直單位遺留下的辦公用房經改造符合廉租住房標準的住房;
(四)政府出資建設的廉租住房;
(五)社會捐贈的符合廉租住房標準的住房;
(六)其它渠道籌集的住房。
實物配租僅面向烈屬、孤、老、病、殘等特殊困難家庭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
第十八條政府收購和新建的用于廉租的住房,應以滿足基本住房需求為原則,單套戶型建筑面積原則上應控制在602m以下。
第十九條新建廉租住房享受經濟適用住房的各項優惠政策。
第二十條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取消其保障資格:
(一)申報時弄虛作假或隱瞞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狀況等真實情況,騙取保障資格的;
(二)擅自改變房屋用途的;
(三)將承租的廉租住房轉借、轉租的;
(四)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
第二十一條市房產管理部門在做出取消保障資格的決定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當事人,說明理由,并要求其在3個月內騰退廉租住房。因正當理由不能按期騰退的,經批準可續租3個月,續租期間實行租金補貼的應補交補貼的租金,實行實物配租的應按市場平均租金交納租金,實行租金核減的應補交核減的租金。逾期不騰退廉租住房的,依法申請人民
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二條建立廉租住房檔案管理制度。市房產管理部門、區民政局和街道辦事處均應建立本級廉租住房檔案管理系統,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有關表格、資料的歸集、整理和保管等,逐步實現全市三級廉租住房檔案變更登記、通知發放、統計查詢、數據交換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具體辦法按建設部《城鎮廉租住房檔案管理辦法》(建住房〔2006〕205號)文件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廉租住房申請人對審核結果、輪候結果、配租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市人民政府或省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申訴。
第二十四條享受廉租住房保障政策的最低收入家庭違反本辦法的,依照《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20號)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五條廉租住房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在廉租住房管理工作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對已批準的廉租住房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或者違反規定截留、擠占、挪用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