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政發(2007)147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門,中、省駐平各單位:
《
平涼市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實施辦法》已經2007年10月8日市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七年十月八日
平涼市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城鎮職工的合法權益,保障女職工在生育期間得到必要的
經濟補償和醫療保健,均衡用人單位生育保險費用的負擔,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制度,根據國家《
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及《
甘肅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平涼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和城鎮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簡稱用人單位)以及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和與之形成
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以下簡稱職工)。
第三條 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實行屬地管理原則。市屬用人單位和華亭煤業集團參加市直生育保險;縣(區)屬用人單位參加所在縣(區)生育保險;中央、省屬駐平用人單位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地辦理生育保險。
第四條 財政、 人事、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審計、物價、藥品監督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助
勞動保障部門做好生育保險工作。主要職責是:
1、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是城鎮職工生育保險的主管部門,負責城鎮職工生育保險的組織實施和對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
2、市、縣(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城鎮職工生育保險的業務經辦工作,主要包括參保人員登記、生育保險費征收、統籌基金的支出管理、報送資金的使用計劃、編報基金的決算、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醫療服務協議等工作。
3、財政部門負責制定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基金列入財政預算計劃,并對基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確保需撥付的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4、人事編制部門負責城鎮職工生育保險行政和業務經辦機構編制和人員的核定審批工作。
5、衛生、藥品監督部門負責對承擔城鎮職工生育保險的定點醫療機構和藥品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6、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負責配合勞動保障部門貫徹落實生育保險工作中有關人口和計劃生育相關政策。
7、審計和物價部門負責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基金的審計監督和價格認證等工作。
第二章 生育保險基金
第五條 生育保險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 原則籌集,實行市級統籌。
第六條 生育保險基金由下列各項構成:
(一)用人單位繳納的生育保險費;
(二)生育保險基金的利息;
(三)生育保險滯納金和罰金;
(四)依法納入生育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
第七條 生育保險費由用人單位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差額、全額財政撥款單位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的0.3%繳納生育保險費;其他用人單位按在職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0.5%繳納生育保險費。
市、縣(區)所屬的差額、全額財政撥款單位應繳納的生育保險費由同級財政足額列入財政預算,按月撥付到同級財政專戶。其他用人單位應繳納的生育保險費向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繳納。
企業應繳納的生育保險費在所得稅前列支。
第八條 除差額、全額財政撥款單位外,其余用人單位生育保險繳費基數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算。低于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高于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按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計算。
第九條 生育保險繳費費率需要調整時,由市勞動保障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提出調整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十條 生育保險費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征繳。
第十一條 為了確保市級統籌的規范運行,按照生育保險基金全市統籌的規定,建立市級生育保險基金調劑金制度。生育保險調劑金用于各縣(區)和市直參保用人單位生育保險待遇不足支付時的調劑。生育保險調劑金提取比例為當期生育保險費征收額的20%。
第十二條 生育保險費實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分級征繳。市、縣(區)社保經辦機構設立生育保險收入過渡戶,征收的生育保險費應按月劃入同級財政社會保險基金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縣(區)財政部門應按月將征收額20%的調劑金上解市財政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實行集中管理,統一調劑使用。征收的其余部分的生育保險費用于生育保險待遇的支付。
第十三條 市、縣(區)社保經辦機構設立生育保險基金支出戶,并根據核定的生育保險待遇情況,按月向同級財政部門提出生育保險基金用款計劃,財政部門應當按用款計劃及時足額撥付到社保經辦機構支出戶,社保經辦機構按規定支付生育保險待遇。
第十四條 縣(區)需要使用調劑金時,由社保經辦機構向市社保經辦機構上報調劑金使用計劃,經市社保經辦機構審核后,提出調劑金撥付意見,報經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批后,由市財政專戶直接撥付縣(區)財政專戶。
第三章 生育保險待遇
第十五條 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職工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用人單位按照規定參加生育保險,并按時足額繳納生育保險費;
(二)生育或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符合國家和省、市計劃生育政策規定。
第十六條 下列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
(一)生育津貼(不含差額、全額財政撥款單位職工);
(二)生育醫療費用;
(三)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
(四)國家和省、市規定的其他費用。
第十七條 女職工生育按規定享受生育津貼待遇:
(一)企業女職工在下列
產假時間內,由發放工資變更為享受生育津貼:
1、女職工正常生育的產假為90天;難產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孩子,增加15天;晚育并領取了獨生子女證的產假為155天。
2、女職工懷孕2個月以下流產的產假為15天;2個月以上4個月以下的產假為30天;4個月以上7個月以下的產假為42天;7個月以上的產假為90天。
3、 企業女職工每天的生育津貼標準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繳費工資數額除以30之商。
(二)差額、全額財政撥款單位的女職工在產假期間的工資按原渠道發放。
(三)女職工生育醫療費用包括:女職工因懷孕、生育發生的醫療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 藥品費。
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包括:職工因實施計劃生育手術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流產術、絕育及絕育術后的復通手術等發生的醫療費用。
生育、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符合甘肅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和生育保險診療項目規定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
第十八條 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生育、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的支付標準和結算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
第十九條 女職工生育期間(分娩期除外)發生并發癥的,其醫療費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由醫療保險基金支付。
因治療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發生的醫療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
第二十條 下列生育、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生育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一)違犯國家及省、市計劃生育規定發生的醫療費用;
(二)因
醫療事故發生的醫療費用;
(三)在非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特殊情況除外);
(四)按照規定應當由職工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
第四章 醫療服務管理
第二十一條 職工生育、實施計劃生育手術應當按照基本醫療保險就醫的規定,到具有助產、計劃生育手術資質的城鎮職工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第二十二條 生育保險實行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服務。市、縣(區)社保經辦機構應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服務協議,并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三條 參保職工可以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產前檢查、住院分娩和實施計劃生育手術。
第二十四條 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嚴格執行甘肅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生育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和由物價部門核準的收費項目及標準。
第二十五條 辦理女職工生育保險費用報銷,由所在用人單位經辦人或其親屬持當地計劃生育部門核發的《生育保健服務證》、《獨生子女證》、醫院出具的嬰兒出生或死亡證明、流產證明、醫療費用單據、費用明細清單等材料,到市、縣(區)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審批手續,領取生育津貼和報銷生育醫療費。
對持有準予生育第二胎相關證明的,其生育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報銷。
第五章 組織和監督管理
第二十六條 城鎮職工生育保險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經辦,并設立相應的經辦機構。縣(區)勞動保障局可根據工作需要,相應設立生育保險經辦機構。
第二十七條 生育保險基金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不得用于其它開支,并接受審計、財政等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八條 市、縣(區)社保經辦機構所需生育保險業務經費,由同級財政部門按生育保險基金收繳總額的1.5%列入財政預算。
第二十九條 生育保險基金的籌集和使用實行財務預決算制度,由社保經辦機構負責編制,經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審定。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工會及女職工委員會對本單位繳納生育保險費情況進行監督。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按照本辦法規定辦理生育保險登記、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未按照規定申報應繳納的生育保險費數額以及瞞報工資額或者參保職工人數的,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規定,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 用人單位未按照本辦法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從欠繳之日起,按月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滯納金納入生育保險基金。
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
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逾期拒不繳納生育保險費及滯納金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征繳。
第三十四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造成基金損失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追回損失,并依法依紀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