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政辦 〔2008〕28號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
河南省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八年三月七日
河南省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使用管理,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是指省級收取和使用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
第三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使用和管理應按照省政府確定的礦產資源勘查、礦山環境治理、地質災害治理等工作目標和任務,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第四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使用,由省國土資源廳按照部門預算編制要求和程序編報支出計劃,經省財政廳審核并報省政府批準后納入財政預算。
第二章 使用范圍
第五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專項用于地質勘查支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支出、地質遺跡保護支出、地質科研支出、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管理及成本費用支出、國有重點礦山企業2007年1月1日以前形成的礦山環境治理等問題以及省政府確定的支出項目等。
第六條 省地質勘查支出。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的30%-40%轉入省地質勘查基金,用于我省經濟發展急需的煤、鐵、鋁等資源勘查項目支出。
第七條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支出。用于2007年1月1日前礦權已滅失的礦山因開采活動造成地質環境破壞需要治理的項目支出,包括:
(一)因采礦活動造成的地面開裂、沉降、塌陷等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和生態地貌環境毀壞的治理;
(二)因采礦活動形成的礦山尾礦和其他廢棄物的治理和綜合利用。
第八條 地質遺跡保護支出。主要用于對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和重要觀賞性地貌景觀的地質遺跡進行保護的支出。地質遺跡包括:
(一)能為一個大區域甚至地質地理全球演化過程中某一重大地質歷史事件或演化階段提供重要地質證據的地質遺跡;
(二)具有國際或國內大區域地層(構造)對比意義的典型剖面、化石及產地;
(三)具有國際或國內典型地學意義的地質景觀或現象。
第九條 地質災害治理支出。用于地質災害的監測及因自然因素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地面開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而又需要治理的支出。
第十條 地質科研支出。主要用于地質科技攻關,解決地質勘查、礦產調查與評價、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中的技術難題,以提高地質礦產科研水平,促進國土資源技術進步。
第十一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管理及成本費用支出。
(一)管理支出,包括勘查區塊和礦產資源開采的審批、登記業務費,礦產及勘查監管工作經費,礦區規劃、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審查經費,探礦權采礦權糾紛調處費、項目審查經費、管理信息系統維護費和重大政策調查研究、制度建設、宣傳、業務培訓費等支出。
(二)成本費用支出,主要包括探礦權、采礦權以掛牌、招標、拍賣形式出讓時的儲量核查費、評估費、公告費、登記費、咨詢費,專用文書、票據、報表的購置或印刷費,中介機構傭金、場地租金以及其他必需的成本費用等支出。
第三章 項目申報和資金安排
第十二條 項目申報。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按照礦產資源勘查、礦山環境治理、地質災害治理等工作目標和任務,確定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省直地質勘查等有關部門、各地財政和國土資源部門負責組織項目申報,并在規定時間內報送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
第十三條 項目選定。省國土資源廳對申報的項目進行形式審查后,對符合條件的項目,通知申報單位編寫《項目設計書》、《項目預算書》報省國土資源廳、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財政廳負責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經評審符合申報指南要求的項目進入項目庫。
第十四條 對符合招標條件的項目,由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或市、縣級財政、國土資源部門通過招標的方式確定項目承擔單位。
第十五條 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根據評審結果及財力狀況提出項目安排方案,編入年度部門支出預算。
第十六條 項目一經下達,不得隨意調整。如確需調整的,按審定程序研究批復后執行。
第四章 項目監管
第十七條 預算下達省轄市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由所在省轄市、縣(市)財政局、國土資源局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日常監督檢查;項目完成后,由市級國土資源、財政部門組織對項目進行驗收和決算。省級承擔的地質勘察、地質災害治理和地質科研項目由省國土資源廳、財政廳組織對項目進行監督、驗收和決算。
第五章 財務管理
第十八條 項目承擔單位要加強項目經費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按核定的經費預算和規定的開支范圍合理、有效使用項目經費。項目預算中屬于政府采購范圍的支出應納入年度政府采購預算,按規定組織采購。
第十九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項目資金按項目核算成本(費用)。
項目成本(費用)主要包括:人員經費、專用儀器設備購置費和租賃費、能源材料費、外協費、用地補償費、差旅費、會議費、管理費和其他相關費用。
第二十條 項目成本(費用)應嚴格控制在預算核定的額度內,按規定的費用開支范圍和標準對項目進行成本核算,不得虛列、多提、多攤費用;不得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不得用于彌補單位事業費不足;不得建立各種基金;不得虛列支出或工作量,造成項目成本核算不實。
下列費用不得列入項目經費:
(一)應由經常性支出經費、基本建設資金和其他專項資金開支的費用;
(二)各種獎金、福利和社保支出;
(三)歸還
貸款本息;(四)投資性支出、捐贈及贊助;(五)各種罰款、
違約金、滯納金等支出;(六)與項目無關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一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專項資金的財務會計處理、決算編報按現行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項目完成后,對專項資金中屬于按規定準予核銷的部分,須報同級財政部門批準后予以核銷;結余資金按原撥款渠道上繳財政。
第二十二條 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專項資金投資的地質勘查項目收益的分配,按本省地質勘查基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項目承擔單位要自覺接受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對截留、挪用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第二十四條 省轄市、縣(市)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的使用管理辦法,由省轄市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參照本辦法制定,并報省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