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燃氣管理實施辦法》已經2012年8月9日市政府第1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印發,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長 常正國
2012年9月20日
定西市燃氣管理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燃氣管理,規范燃氣經營和使用行為,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國務院《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結合全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燃氣規劃編制、燃氣設施建設與保護、燃氣經營與服務及燃氣安全管理等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城市門站以外的天然氣管道輸送,燃氣作為工業生產原料使用,沼氣、秸稈氣的生產和使用,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市住建部門是燃氣行業的主管部門,負責全市行政區域內燃氣行業的監督管理。
縣區住建部門負責轄區內燃氣行業管理工作。
公安、安監、環保、國土、質監、地震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做好燃氣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二章 燃氣發展規劃與建設管理
第四條 市、縣區住建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能源規劃,組織編制燃氣發展規劃,并報市、縣區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第五條 城市新區建設、舊區改造燃氣設施建設用地、預留配套建設用地,未經法定程序批準,不得改變用途。城鄉規劃部門在進行燃氣建設工程選址和規劃方案審查時,應當征求住建部門意見。
第六條 燃氣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承擔,其中消防設計圖紙及有關資料應送消防部門審核。
第七條 燃氣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有關單位進行竣工驗收,并在驗收合格之日起15日內報住建部門備案,同時向城建檔案管理機構移交工程建設檔案;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八條 民用建筑的燃氣管道、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
第九條 在已發展管道燃氣區域內的民用建筑,應當安裝燃氣管道并使用管道燃氣。
在未發展管道燃氣區域內,已有的民用建筑,應當安裝管道供氣設施,由有經營許可證的經營者供氣,并納入該企業的經營和安全管理體系。 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阻撓經批準的公共管道燃氣工程項目的施工安裝和使用。
第十一條 新設置供氣站的,由住建部門會同安監、規劃、消防、地震等部門審核批準。
第三章 燃氣經營管理
第十二條 燃氣經營實行許可制度。企業從事燃氣經營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燃氣發展規劃 ;
(二)燃氣氣源、氣質和壓力符合國家標準;
(三)經營場所、燃氣設施符合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并經公安消防機構驗收合格;
(四)燃氣設施、計量裝置、供氣器具符合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規定和要求,并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
(五)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運行、維護和搶修人員經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
(六)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具有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燃氣事故處理能力;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向住建部門提出申請,住建部門應當自收到燃氣經營許可申請之日起20日內,根據燃氣發展規劃對申請資料和證明文件進行審查,并核發燃氣經營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向申請人書面說明不予許可的理由。
申請人憑燃氣經營許可證辦理工商登記后,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個體工商戶需要繼續經營瓶裝燃氣供應的,應當加入已取得許可的燃氣經營企業,作為該企業的瓶裝燃氣供應站,
并納入該企業的燃氣經營和安全管理體系。
燃氣經營企業負責對燃氣接收站、儲存站、儲配站、燃氣汽車加氣站、瓶裝燃氣供應站的管理,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三條 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的燃氣經營企業新建、改建、擴建燃氣接收站、儲存站、儲配站、燃氣汽車加氣站、瓶裝燃氣供應站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工程建設程序報建。在燃氣設施竣工驗收備案后30日內,向原審批機關提出申請辦理燃氣經營許可證變更手續。經審查符合法定條件的,原審批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辦理。
撤銷燃氣接收站、儲存站、儲配站、燃氣汽車加氣站、瓶裝燃氣供應站的,應當向所在地原審批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撤銷。
第十四條燃氣經營企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給報廢、超期未檢和不合格的氣瓶充裝燃氣;
(二)給殘液量超過規定的氣瓶充裝燃氣;
(三)給非自有氣瓶或者技術檔案不在本企業的氣瓶充裝燃氣;
(四)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充氣量的誤差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五)使用不符合國家標準、未經計量檢定合格的計量裝置;
(六)超出經營許可范圍經營;
(七)給未獲得經營許可的經營者提供用于經營的氣源;
(八)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五條 銷售的燃氣器具應當符合燃氣使用要求,并經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氣源適配性進行檢測,在燃氣器具明顯位置標注氣源適配性標識和報廢年限。
第十六條 從事燃氣器具的安裝、維修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取得相應資質。
燃氣器具的安裝維修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準。燃氣器具安裝維修企業不得安裝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與氣源不適配的燃氣器具,不得維修達到報廢年限的燃氣器具。
第十七條 管道燃氣銷售價格應當遵守國家價格規定,實行政府定價。價格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和調整管道燃氣銷售價格時,應當依法聽證,征求管道燃氣用戶、管道燃氣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并向社會公示經營成本。
瓶裝燃氣價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住建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對燃氣經營企業的經營活動、服務情況以及設施安全進行監督檢查,并將監督檢查結果向社會公布,督促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限期整改。
第四章 燃氣服務
第十九條 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在批準的供氣區域內向具備用氣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提供供氣服務,并與用戶依法簽訂供用氣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證安全穩定供氣。對供氣區域內符合用氣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供氣。
需要使用管道燃氣的用戶,可以要求當地管道燃氣經營企業供氣,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對具備供氣和用氣條件的用戶,應當自完成管道安裝并辦理開戶手續之日起3日內供氣。
第二十條 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在供氣系統正常的情況下,應當連續向用戶供氣,不得中斷。因施工、檢修等原因停止供氣、降壓供氣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燃氣的,除緊急情況外,應當提前24小時通知用戶。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未事先通知用戶中斷供氣或者不按規定及時搶修,造成用戶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一條 燃氣經營者需要停業、歇業的,應當對燃氣用戶的正常供氣作出妥善安排,并提前90日向所在地燃氣管理部門報告,經批準方可停業、歇業。
第二十二條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保證供氣質量符合國家和省有關標準,并建立健全燃氣質量檢測制度,未經國家和省有關部門批準同意使用的新型復合氣體燃料,不得作為民用。
第二十三條 為用戶安裝的燃氣計量裝置應當經過依法設立的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并粘貼檢定合格標識。用戶對無檢定合格標識的燃氣計量裝置可以拒絕安裝使用。
第二十四條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用戶服務檔案,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的燃氣服務標準向用戶提供服務,在服務營業場所公告業務流程、服務承諾、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信息。
第二十五條 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定期對用戶的燃氣計量裝置、燃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燃氣器具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并負責對燃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維護、維修和更新;燃氣分戶計量器具出口前的燃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維護、維修和更新費用由企業承擔,出口后的費用由用戶承擔。管道燃氣企業維護、維修及更新用戶共用的燃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時,物業擁有者或物業服務企業和用戶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六條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每年至少為用戶免費提供一次入戶安全檢查,建立完整的檢查檔案。燃氣經營企業對用戶實施安全檢查前,應當事先書面告知用戶安全檢查的日期,并在約定的時間上門檢查。燃氣經營企業因用戶的原因不能按通知或者約定時間入戶安全檢查的,燃氣經營企業應當與用戶再次約定入戶檢查時間。
燃氣經營企業檢查人員上門檢查應當主動出示有關證件,用戶可以撥打燃氣經營企業的服務電話確認其身份。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用戶,對用戶不遵守安全用氣規定出現安全隱患的,應當提醒用戶整改,用戶應當及時進行整改;用戶不按規定落實整改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停止供氣,并在隱患消除后24小時內恢復供氣。
用戶應當對燃氣經營企業入戶檢查予以配合,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第二十七條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設置并向社會公布服務電話和搶險搶修電話,設專人每日24小時值班。
用戶發現燃氣器具存在問題或者出現漏氣等情況的,應當及時告知燃氣經營企業并可要求其入戶檢查維修。燃氣經營企業接到服務請求后,應當按照其承諾的時限或者與用戶約定的時間派人到現場服務;對燃氣泄漏的報修,應當先行告知用戶須采取的應急措施,并立即派人到現場搶修。
第二十八條 管道燃氣的用氣量,應當以燃氣計量裝置記錄為準。
用戶對燃氣計量裝置準確度有異議的,可以向供氣的管道燃氣經營企業申請測試,管道燃氣經營企業自接到申請之日起3日內或者按照與用戶約定的時間,委托法定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復檢。
經復檢的燃氣計量裝置,誤差在法定范圍內的,測試費用由申請方支付;誤差超過法定范圍的,測試費用由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支付,并由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更換合格的燃氣計量裝置。用戶對復檢的測試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投訴。
使用燃氣計量裝置超過法定誤差范圍的用戶,其在申請之日前兩個計費周期的燃氣費,按測試后準確的用氣量收取,燃氣經營企業多收取的費用應當及時返還。
第二十九條 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按照政府核準的燃氣價格、燃氣計量裝置的記錄向燃氣用戶收取燃氣使用費,并與燃氣用戶約定支付期限。
用戶未按照約定期限支付燃氣費的,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可以書面催繳,管道燃氣用戶經催繳仍不支付燃氣使用費和違約金的,管道燃氣經營企業可以中止供氣,但應當在中止供氣15日前書面通知用戶,并報所在地住建部門備案。用戶繳清所欠燃氣費后,管道燃氣經營企業應當在24小時內恢復供氣。
第三十條 用戶有權就燃氣經營的收費和服務等事項向燃氣經營企業查詢,燃氣經營企業應當自收到查詢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住建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建立舉報和投訴制度,公開舉報和投訴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受理有關燃氣安全、供氣質量、收費價格、服務質量等的舉報和投訴。
住建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自接到投訴之日起15日內予以處理、答復。
第五章 設施保護
第三十一條 燃氣經營中的服務性收費,應當經住建部門審核,價格主管部門批準,向社會公布后施行。
第三十二條 住建部門應當會同規劃等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劃定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并依法向社會公布。
燃氣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和安全生產管理的規定,設置燃氣設施防腐、絕緣、防雷、降壓、隔離等保護裝置和安全警示標志,定期進行巡查、檢測、維修和維護,確保燃氣設施的安全運行。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毀損、覆蓋、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動燃氣設施安全警示標志。
第三十三條 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禁止從事下列危及燃
氣設施安全的活動:
(一)建設占壓地下燃氣管線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
(二)進行爆破、鉆探、取土等作業以及使用明火;
(三)傾倒、排放腐蝕性物質;
(四)堆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以及種植深根植物;
(五)其他危及燃氣設施安全的行為。
第三十四條 在燃氣設施保護范圍內,從事下列活動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與燃氣經營企業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并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一)鋪設管道;
(二)進行打樁、頂進、挖掘等作業;
(三)其他可能影響燃氣設施安全的活動。
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在建設工程開工前,應當查詢施工地段的燃氣設施竣工圖,查清地下燃氣設施鋪設情況,必要時可以進行現場探測或者開挖。進行現場探測或者開挖的,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燃氣經營企業應當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因建設工程施工對燃氣經營企業造成損失的,由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毀損、擅自拆除或者移動燃氣設施。
燃氣經營企業改動燃氣接收站、儲存站、儲配站、充裝站、燃氣汽車加氣站、燃氣管道等設施的,應當取得燃氣設施改動許可。取得燃氣設施改動許可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改動的燃氣設施符合燃氣專項規劃等相關規定;
(二)有安全施工的組織、設計和實施方案;
(三)有安全防護及不影響用戶安全正常用氣的措施;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三十六條 申請燃氣設施改動許可應當持下列資料向住建部門提出申請:
(一)書面申請;
(二)相關燃氣設施建設工程的竣工驗收證書;
(三)設施改動的設計文件和安全施工方案;
(四)設施改動的現場平面位置圖;
(五)經規劃部門批準同意改動的文件。
住建部門在受理申請后,應當將有關申請事項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日。并在公示結束后15日內作出同意或者
不同意的決定,不準予改動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燃氣安全事故預防應急預案,明確應急機構的組成、職責、應急行動方案等內容,并負責預案的組織實施工作。
第三十八條 燃氣經營者應當制定燃氣搶險搶修應急救援預案,設置搶險搶修電話并向社會公布,搶險搶修電話應當實行24小時值班。
發生燃氣事故,燃氣經營者應當及時組織搶修,并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燃氣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由安監、住建等部門和燃氣管理機構調查處理。
第三十九條 燃氣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加強對燃氣設施的安全檢查和設備檢修,做好安全工作和事故的預防、處理。
燃氣用戶違章使用燃氣設施造成安全隱患又拒不整改的,燃氣經營者可以暫停供氣,直至具備安全供氣條件后恢復供氣。
第四十條 瓶裝燃氣經營企業、瓶裝燃氣供應站點,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用非法制造、報廢、改裝的氣瓶和超期限未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氣瓶充裝燃氣;
(二)不得用貯罐、槽車直接向氣瓶充裝燃氣或者用氣瓶相互倒灌燃氣;
(三)存放氣瓶的場所與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建筑的距離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和有關規定;
(四)充裝燃氣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允許誤差;
(五)先抽出殘液后再充裝燃氣;
(六)按照國家規定對燃氣設施定期進行檢測、檢修、更新,保障設施安全運行;
(七)對充裝后的燃氣氣瓶進行角閥塑封,并標明充裝單位和投訴電話;
(八)公示服務標準和收費標準;
(九)法律、法規的其他規定。
第四十一條 管道燃氣用戶應當遵守安全用氣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改裝、遷移、包容或者拆除燃氣設施、燃氣安全標識;
(二)擅自開啟或者關閉燃氣管道公用閥門;
(三)擅自改變燃氣用途;
(四)在燃氣輸配管道上擅自安裝燃氣器具;
(五)在設有燃氣管道設施的房間內存放、使用爐火或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六)將燃氣管道作為負重支架或者電器設備的接地導體;
(七)盜用燃氣;
(八)在進行燃氣器具的安裝和維修中,改動燃氣計量表(含燃氣計量表)之前的管道設施;
(九)其他危害燃氣使用安全的行為。
第四十二條 瓶裝燃氣用戶應當遵守安全規定,禁止下列行為:
(一)加熱和摔、砸、倒臥鋼瓶;
(二)自行倒灌鋼瓶內瓶裝燃氣;
(三)自行傾倒、排放鋼瓶內殘液;
(四)擅自拆修或者改換瓶閥、檢驗標記及瓶體漆色;
(五)危害燃氣使用安全的其他行為。
第七章 設施管理
第四十三條 燃氣設施的管理、碰接、改造、更新和維修等,由燃氣經營者負責組織實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四十四條 在燃氣設施安全保護區域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從事下列活動:
(一)建設占壓地下燃氣管線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
(二)堆放物品或者排放腐蝕性液體和氣體;
(三)動用明火、開挖溝渠、挖砂取土或者種植深根植物;
(四)打樁或者頂進作業;
(五)爆破作業;
(六)總重18噸以上的車輛或者大型施工機械行駛通過敷設有燃氣管道的城市非機動車道;
(七)其他危害燃氣設施安全的行為。
燃氣經營者應當對燃氣設施安全保護區域內的燃氣設施設置保護裝置和安全警示標志。
第四十五條 燃氣經營者改動市政燃氣設施,應當制定改動方案,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批準。
在燃氣管道的安全保護區域內確需進行施工或者有關作業的,建設單位應當在開工前與管道燃氣經營者共同制定燃氣設施保護方案并簽訂安全施工協議,按照相關規定采取安全保護措施。
第四十六條 燃氣經營者使用的燃氣貯運容器、氣瓶、調壓設備,應當符合有關標準,并按規定進行檢修或
更新。
燃氣運輸應當執行國家關于危險品運輸的有關規定。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
章的規定,由相關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第四十八條 城市燃氣管理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本級政府或監察部門給予行政處理;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燃氣,是指燃氣經營者供給燃氣用戶作為燃料使用并符合相關標準的氣體燃料,包括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人工煤氣等;
(二)燃氣設施,是指人工煤氣生產廠、燃氣儲配站、門站、氣化站、混氣站、加氣站、灌裝站、供應站、
調壓站、市政燃氣管網等的總稱,包括市政燃氣設施、建筑區劃內業主專有部分以外的燃氣設施以及戶內燃氣設施等。
(三)燃氣燃燒器具,是指以燃氣為燃料的燃燒器具,包括居民家庭和商業用戶所使用的燃氣灶、熱水器、沸水器、采暖器、空調器等器具。
第五十條 本辦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07年修訂)
200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2013)
2013-08-0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2修正)
2012-11-09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
2008-12-18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8-07-1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保總局等部門關于加強重點湖泊水環境保護工作意見的通知
200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