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復議聽證活動,保證行政復議機關客觀、公正地辦理行政復議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復議辦法》、《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等有關規定,結合本系統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本規則所稱的行政復議聽證,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在辦理行政復議案件過程中,為查明案件事實,組織行政復議案件的相關當事人就案件所涉及的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證據、依據以及程序進行陳述、舉證、質證、辯論的活動。
第三條 本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內的行政復議機關,為審理行政復議案件舉行聽證的,適用本規則。
第四條 行政復議聽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則。
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行政復議案件外,行政復議聽證公開舉行。
第五條 行政復議聽證由行政復議機構組織實施。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復議案件,可以組織聽證:
(一) 行政復議申請人、第三人申請聽證的;
(二)涉及人數眾多或者群體利益的;
(三)具有涉外因素的;
(四)社會影響較大的;
(五)案件事實和法律關系復雜、爭議較大的;
(六)行政復議機構認為需要舉行聽證的其他情形。
第七條 行政復議申請人、第三人申請行政復議聽證的,應當在收到行政復議受理通知書或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通知書之日起5日內提出書面申請,行政復議機構應當在收到聽證申請書之日起7日內決定是否舉行聽證。
行政復議機構認為必要時,也可以自行決定舉行聽證。
第二章 聽證參加人
第八條 行政復議聽證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證人、翻譯人員、勘驗人、鑒定人等。
本規則所稱當事人,是指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一方當事人為五名以上的,應當推舉一至三名代表參加聽證。
根據案件審理的需要,可以邀請專門人員參與聽證活動。
第九條 聽證主持人、記錄員由行政復議機構的工作人員擔任;聽證員可以由行政復議機構的工作人員擔任,也可以由行政復議機構邀請有關專家或其他部門人員擔任。
聽證主持人與聽證員組成聽證合議組織,人數為三人以上的單數。
第十條 聽證主持人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和主持聽證會;
(二)決定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向聽證參加人送達聽證材料;
(三)決定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等有關人員參加聽證;
(四)決定聽證員、記錄員、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等有關人員是否回避;
(五)詢問聽證參加人;
(六)決定聽證延期或變更聽證時間、地點;
(七)決定聽證的中止或者終止;
(八)維持聽證秩序,制止和處理違反聽證秩序的行為;
(九)其他應當由聽證主持人履行的職責。
聽證員負責協助聽證主持人組織聽證。聽證員可以在聽證過程中詢問聽證參加人,在聽證結束后發表對案件的處理意見。
記錄員負責聽證前的準備工作,并認真如實地制作聽證筆錄。
第十一條 聽證當事人認為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可能影響聽證公正的,可以在聽證舉行前向行政復議機構提出回避申請。
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自行回避。
第十二條 聽證當事人的權利:
(一)要求或者放棄聽證;
(二)申請本規則第九條相關人員的回避;
(三)委托一至二人作為代理人參加聽證,并出具授權委托書,明確代理人的權限;
(四)陳述、申辯、舉證、質證、辯論和最后陳述;
(五)對聽證筆錄進行核對、補充或者修正;
(六)依法應享有的其他權利。
第十三條 聽證當事人的義務:
(一)按時參加聽證;
(二)如實回答聽證主持人和聽證員的詢問;
(三)舉證應當客觀、真實,不得作偽證或者指使、賄買他人作虛假證明。
(四)遵守聽證紀律,不得侮辱、誹謗他人,不得進行人身攻擊。
第三章 聽證前的準備
第十四條 行政復議機構決定舉行聽證的,應當確定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和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并在舉行聽證的5日前,向聽證參加人送達《聽證通知書》。
行政復議機構舉行聽證因故決定延期或變更聽證時間、地點的,在舉證聽證的1日前告知當事人。
第十五條《聽證通知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案由;
(二)聽證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
(三)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的姓名;
(四)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五)聽證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六)其他內容。
第十六條 聽證當事人委托代理人參加聽證的,應當在聽證會召開前向行政復議機構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和代理權限。
當事人要求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參加聽證的,應當在收到《聽證通知書》之日起3日內向行政復議機構提交書面申請書及相關人員的身份證明材料,是否批準由聽證主持人決定。
第四章 聽證的舉行
第十七條 聽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聽證主持人宣布聽證紀律,介紹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及其他聽證參加人員,核實聽證參加人身份,審查聽證代理人的代理手續;
(二)聽證主持人告知聽證當事人有關權利和義務;
(三)聽證主持人宣布聽證開始;
(四)行政復議申請人陳述行政復議請求和事實、理由及其證據、依據;
(五)行政復議被申請人答辯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理由及其證據、依據;
(六)有行政復議第三人參加聽證陳述的,由其陳述意見和事實、理由及其證據、依據;
(七)各方當事人進行質證;
(八)聽證主持人、聽證員對案件需要查明的問題進行調查;
(九)各方當事人在聽證主持人的引導下,就案件焦點問題進行辯論和陳述;
(十)聽證主持人宣布聽證結束,聽證主持人、聽證員、記錄員和聽證當事人在聽證筆錄上簽名確認。
第十八條 當事人提供書證、物證等應當是原件、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有困難的,經聽證主持人準許,可以提交經與原件核對無異的復制品、復印件、照片、節錄本等。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聽證:
(一)出現行政復議中止情形的;
(二)聽證當事人有正當理由不能參加聽證的;
(三)本規則第十一條相關人員需要回避一時無法更換的;
(四)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場或者需要重新鑒定、勘驗的;
(五)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聽證當事人因正當事由不能參加聽證的,應當在聽證會召開2日前向行政復議機構提出,并提出證明正當事由存在的證據,是否中止,由聽證主持人決定。
中止聽證的原因消除后,聽證主持人可以決定恢復聽證。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止聽證:
(一)出現行政復議終止情形的;
(二)當事人申請舉行聽證,當事人又撤回申請的;
(三)申請人無正當理由不參加聽證的,或者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中途退場的;
(四)其他需要終止的情形。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一條 行政復議聽證所需費用由行政復議機關行政復議專項經費或綜合經費支出。
第二十二條 本規則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 本規則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03-15出版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3-19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3-03-17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8-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于赤道幾內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