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新聞專業隊伍的培養、考核和合理使用,鼓勵他們在新聞工作崗位上努力學習,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發揮積極性、創造性,促進新聞事業的繁榮和發展,更好地為建設四個現代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新聞專業人員職務根據新聞事業單位的性質、任務和工作需要設置。
記者職務設高級記者、主任記者、記者、助理記者。高級記者、主任記者為高級職務,記者為中級職務,助理記者為初級職務。
編輯職務設高級編輯、主任編輯、編輯、助理編輯。高級編輯、主任編輯為高級職務,編輯為中級職務,助理編輯為初級職務。
第三條 各級新聞單位在定編定員的基礎上,對各檔次新聞專業人員職務實行限額聘任或任命。
第四條 新聞專業職務的結構比例和限額,由全國新聞職稱改革領導小組根據各級新聞單位所承擔的任務、實際工作的需要、現有專業人員的文化結構和專業水平等情況作出原則規定。
第二章 任職條件和崗位職責
第五條 評審、聘任或任命新聞專業各檔次職務,必須以專業人員的政治品德、學識水平、專業能力、工作成就、履行職責的實際能力和效果為主要依據,并適當考慮其從事新聞專業工作的資歷。
第六條 擔任新聞專業各檔次職務的記者、編輯,必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自覺地堅持無產階級新聞的黨性原則,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積極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恪守新聞工作紀律和職業道德,為實現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貢獻力量。
第七條 助理記者、助理編輯
任職條件:
高等院校本科畢業見習一年期滿,或獲碩士學位、獲第二學士學位、獲研究生結業證書,具備下列條件者,可擔任助理記者、助理編輯:
(一)初步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理論,了解黨的方針、政策;
(二)系統學習過新聞基礎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
(三)基本掌握采訪、編輯業務和本職工作的專業技能,有一定的寫作水平;
(四)初步掌握一門外語。
崗位職責:
在記者、編輯指導下,完成新聞稿件、節目的采編任務。
第八條 記者、編輯
任職條件:
擔任助理記者、助理編輯職務4年以上,或獲碩士學位擔任助理記者、助理編輯職務2年以上,獲博士學位,具備下列條件者,可擔任記者、編輯:
(一)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理論,有一定的政策水平;
(二)具有較系統的新聞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熟悉自己所從事的報道領域的基本情況;
(三)熟練地掌握采訪、編輯業務和本職工作的專業技能,能較好地處理和采編各種新聞體裁的稿件或節目,有較高的寫作水平,工作有一定成績;
(四)掌握一門外語。
崗位職責:
獨立承擔新聞采訪、寫作和編輯的任務;總結新聞業務的經驗教訓;指導和幫助助理記者、助理編輯以及通訊員的新聞業務活動。
第九條 主任記者、主任編輯任職條件:
擔任記者、編輯職務5年以上,或獲博士學位擔任記者、編輯職務2年以上,具備下列條件者,可擔任主任記者、主任編輯:
(一)具有相當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
(二)具有系統的新聞理論、專業知識和較為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對新聞專業的某一方面有研究和專長,有一定水平的論著;
(三)新聞工作經驗比較豐富,能解決采編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工作成績顯著;
(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崗位職責:
正確掌握宣傳報道方針,制定宣傳報道計劃;審定稿件,確保稿件的質量;進行調查研究,采編重要稿件和撰寫重要言論;組織和指導采編活動,解決采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總結新聞工作經驗,培養新聞專業人員,加強新聞隊伍的建設。
第十條 高級記者、高級編輯
任職條件:
擔任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職務5年以上,具備下列條件者,可擔任高級記者、高級編輯:
(一)具有較高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
(二)能運用馬列主義理論指導新聞工作的實踐和新聞理論的研究,并有較深的造詣,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有較多和較高水平的論著,有些可作范文;
(三)新聞工作經驗豐富,能解決采編業務中的重大疑難問題,在采編業務方面有創新,工作成績卓著,并在新聞界有一定影響;
(四)對新聞事業的發展和新聞隊伍的建設有較大的貢獻;
(五)熟練掌握一門以上外語。
崗位職責:
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制定一個時期的宣傳報道計劃,檢查宣傳報道的效果;撰寫、修改和審定重要稿件;指導和從事重大的采編活動;認真調查研究,及時發現新情況和新問題,為中央提供重要的參考材料和意見;密切結合實際,從事和指導新聞理論的研究,培養新聞專業人才,建設新聞工作隊伍。
第十一條 在聘任專業職務時,一般應嚴格遵守學歷規定。對確有真才實學、成績卓著和貢獻突出者,可不受規定學歷的限制。
第三章 評審和聘任
第十二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各新聞單位設立新聞專業職務評審委員會(簡稱評審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新聞專業職務的評審工作。評審委員會委員,由新聞單位主管新聞業務的負責人提名或新聞專業人員推薦,行政領導批準。
第十三條 新聞單位聘任各檔次新聞專業人員職務,須先將擬任職人員的有關材料提交評審委員會評審,經評審合格,由單位行政領導根據工作需要在比例限額內聘任或任命。
第十四條 聘任專業職務,實行任期制,一般以3年至5年為期,可以連聘連任。在任職期間,成績突出,經評審組織評審,符合條件者,可以提前晉升;長期完不成或發生重大錯誤造成嚴重損失者,可以解聘或降職。
第十五條 各檔次新聞專業人員任職,均須經相應的新聞評審組織評審核定。高級記者、高級編輯職務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部委一級的評審委員會審定,并報全國新聞職稱改革領導小組平衡審核。主任記者、主任編輯職務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部委評審委員會平衡審定,記者、編輯職務須報局一級評審組織審定。助理記者、助理編輯須報處一級評審組織審定。
第十六條 評審和聘任新聞專業職務,必須嚴肅認真地按照規定執行。對營私舞弊者,要嚴肅處理。
第四章 附 則
第十七條 本條例適用于以發布新聞為專業的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的現職新聞專業人員。
第十八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專業職務主管部門和新聞單位,根據本條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可制定實施細則。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新聞專業職務主管部門,可根據本條例,結合軍隊的具體情況,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九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第二十條 本條例的解釋權歸全國新聞職稱改革領導小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的決定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確認李東生辭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0-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可否充當辯護人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