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政府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及議定書文本并請做好執行準備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19 · 9291人看過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政府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及議定書文本并請做好執行準備的通知 國稅函[2009]28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政府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及議定書,已于2009年5月14日由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財政和經濟發展部部長蘇菲安?阿赫邁德分別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該協定及議定書還有待雙方完成各自所需法律程序后生效執行。現將該協定及議定書文本印發給你們,請做好執行前的準備工作。   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政府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       國家稅務總局    二○○九年五月二十九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政府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政府, 愿意締結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以下簡稱“協定”), 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人的范圍 本協定適用于締約國一方或者同時為雙方居民的人。?? 第二條 稅種范圍 一、本協定適用于由締約國一方或其地方當局對所得征收的稅收,不論其征收方式如何。? 二、對全部所得或某項所得征收的稅收,包括對來自轉讓動產或不動產的收益征收的稅收,應視為對所得征收的稅收。 三、本協定特別適用的現行稅種是: (一) 在中國:? 1.個人所得稅; 2.企業所得稅; (以下簡稱“中國稅收”); (二)在埃塞俄比亞:? 1.按第286/2002號公告規定對所得和利潤征收的稅收;? 2.按相應公告對采礦、石油和農業活動所得征收的稅收; (以下簡稱“埃塞俄比亞稅收”)。? 四、本協定也適用于本協定簽訂之日后征收的屬于增加或者代替現行稅種的相同或者實質相似的稅收。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將各自稅法發生的實質變動,在其變動后的適當時間內通知對方。? 第三條 一般定義 一、在本協定中,除上下文另有解釋外: (一)“中國”一語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用于地理概念時,是指所有適用中國有關稅收法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包括領海,以及根據國際法和國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勘探和開發海底和底土資源以及海底以上水域資源主權權利的領海以外的區域; (二)“埃塞俄比亞”一語是指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用于地理概念時,是指根據國際法或埃塞俄比亞的法律,是或可被認為是埃塞俄比亞行使主權權利或管轄權的國家領土和任何其他區域; (三)“締約國一方”和“締約國另一方”的用語,按照上下文,是指中國或者埃塞俄比亞; (四)“人”一語包括個人、公司和其他團體; (五)“公司”一語是指法人團體或者在稅收上視同法人團體的實體; (六)“締約國一方企業”和“締約國另一方企業”的用語, 分別指締約國一方居民經營的企業和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經營的企業; (七)“國民”一語是指: 1.任何具有締約國一方國籍的個人; 2.任何按照締約國一方現行法律成立的法人、合伙企業或團體; (八)“國際運輸”一語是指在締約國一方設有實際管理機構的企業以船舶或飛機經營的運輸,不包括僅在締約國另一方各地之間以船舶或飛機經營的運輸; (九)“主管當局”一語是指: 1.在中國,國家稅務總局或其授權的代表; 2.在埃塞俄比亞,財政與經濟發展部部長或其授權的代表。 二、締約國一方在實施本協定時,對于未經本協定明確定義的用語,除上下文另有要求的以外,應當具有協定實施時該締約國適用于本協定的稅種的法律所規定的含義。 第四條 居民 一、在本協定中,“締約國一方居民”一語是指按照該締約國法律,由于住所、居所、成立地或注冊地、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或者其他類似的標準,在該締約國負有納稅義務的人,并且包括該締約國和其地方當局。但是,這一用語不包括僅因來源于該締約國的所得而在該締約國負有納稅義務的人。 二、由于第一款的規定,同時為締約國雙方居民的個人,其身份應按以下規則確定: (一)應認為僅是其永久性住所所在國的居民;如果在締約國雙方同時有永久性住所,應認為僅是與其個人和經濟關系更密切(重要利益中心)的締約國的居民; (二)如果其重要利益中心所在國無法確定,或者在締約國任何一方都沒有永久性住所,應認為僅是其有習慣性居處所在的國家的居民; (三)如果其在締約國雙方都有或者都沒有習慣性居處,應認為僅是其國籍所屬國家的居民; (四)如果發生雙重國籍問題,或者其不是締約國任何一方的國民,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通過協商解決。 三、由于第一款的規定,除個人以外,同時為締約國雙方居民的人,應認為僅是其實際管理機構所在締約國一方的居民。 第五條 常設機構 一、在本協定中,“常設機構”一語是指企業進行全部或部分營業的固定營業場所。 二、“常設機構”一語特別包括: (一)管理場所; (二)分支機構; (三)辦事處; (四)工廠; (五)直銷店; (六)作業場所; (七)商業性倉庫; (八)農場、種植園或從事農業、林業、種植業或相關活動的場所;以及 (九)礦場、油井或氣井、采石場或者其他開采自然資源的場所。 三、“常設機構”一語還包括: 建筑工地、建筑或安裝工程,但僅以該工地或工程連續超過6個月的為限。 四、雖有本條上述規定,“常設機構”一語應認為不包括: (一)專為儲存、陳列或者交付本企業貨物或者商品的目的而使用的設施; (二)專為儲存、陳列或者交付的目的而保存本企業貨物或者商品的庫存; (三)專為由另一企業加工的目的而保存本企業貨物或者商品的庫存; (四)專為本企業采購貨物或者商品,或者搜集信息的目的所設的固定營業場所; (五)專為本企業進行其他準備性或輔助性活動的目的所設的固定營業場所; (六)專為本款第(一)項至第(五)項活動的結合所設的固定營業場所,如果由于這種結合使該固定營業場所的全部活動屬于準備性質或輔助性質。 五、雖有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當一個人(除適用第六款規定的獨立地位代理人以外)在締約國一方代表締約國另一方的企業進行活動,有權以該企業的名義簽訂合同并經常行使這種權力,這個人為該企業進行的任何活動,應認為該企業在該締約國一方設有常設機構,除非這個人通過固定營業場所進行的活動限于第四款的規定。按照該款規定,不應認為該固定營業場所是常設機構。 六、締約國一方企業僅通過按常規經營本身業務的經紀人、一般傭金代理人或者任何其他獨立地位代理人在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不應認為在該締約國另一方設有常設機構。但如果這個代理人的活動全部或幾乎全部代表該企業,不應認為是本款所指的獨立地位代理人。 七、締約國一方的居民公司,控制或被控制于締約國另一方的居民公司或者在該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的公司(不論是否通過常設機構),此項事實不能據以使任何一方公司構成另一方公司的常設機構。 第六條 不動產所得 一、締約國一方居民從位于締約國另一方的不動產取得的所得(包括農業或林業所得),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不動產”一語應當具有財產所在地的締約國的法律所規定的含義。該用語在任何情況下應包括附屬于不動產的財產,農業和林業所使用的牲畜和設備,有關地產的一般法律規定所適用的權利,不動產的用益權以及由于開采或有權開采礦藏、水源和其他自然資源取得的不固定或固定收入的權利。船舶和飛機不應視為不動產。 三、第一款的規定應適用于從直接使用、出租或者任何其他形式使用不動產取得的所得。 四、第一款和第三款的規定也適用于企業的不動產所得和用于進行獨立個人勞務的不動產所得。 第七條 營業利潤 一、締約國一方企業的利潤應僅在該締約國征稅,但該企業通過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在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的除外。如果該企業通過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在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則其利潤可以在締約國另一方征稅,但應僅以歸屬于該常設機構的利潤為限。 二、除適用本條第三款的規定以外,締約國一方企業通過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在締約國另一方進行營業,應將該常設機構視同在相同或類似情況下從事相同或類似活動的獨立分設企業,并同該常設機構所隸屬的企業完全獨立處理,該常設機構可能得到的利潤在締約國各方應歸屬于該常設機構。 三、在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時,應當允許扣除其進行營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行政和一般管理費用,不論其發生于該常設機構所在國還是其他地方。此規定適用時應受國內法限制。 四、如果締約國一方習慣于以企業總利潤按一定比例分配給所屬各單位的方法來確定常設機構的利潤,則第二款規定并不妨礙該締約國一方按這種習慣分配方法確定其應稅利潤。但是,采用的分配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應與本條所規定的原則一致。 五、不應僅由于常設機構為本企業采購貨物或商品,而將利潤歸屬于該常設機構。 六、在執行上述各款時,除有適當的和充分的理由需要變動外,每年應采用相同的方法確定歸屬于常設機構的利潤。 七、利潤中如果包括本協定其他各條單獨規定的所得項目時,本條規定不應影響其他各條的規定。 第八條 國際運輸 一、以船舶或飛機經營國際運輸業務所取得的利潤,應僅在企業實際管理機構所在的締約國征稅。 二、海運企業的實際管理機構設在船舶上的,應以船舶母港所在締約國為所在國;沒有母港的,應以船舶經營者為其居民的締約國為所在國。 三、在本條中,以船舶或飛機經營國際運輸業務取得的利潤特別包括: (一)以光租形式租賃船舶或飛機取得的利潤; (二)使用、保存或出租用于運輸貨物或商品的集裝箱(包括與運輸集裝箱有關的拖車和設備)取得的利潤, 上述租賃、使用、保存或出租,根據具體情況,應是以船舶或飛機經營的國際運輸業務的附屬活動。 四、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三款也適用于參加合伙經營、聯合經營或者參加國際經營機構取得的利潤。 第九條 關聯企業 一、在下列任何一種情況下: (一)締約國一方企業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締約國另一方企業的管理、控制或資本,或者 (二)相同的人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締約國一方企業和締約國另一方企業的管理、控制或資本, 兩個企業之間商業或財務關系的構成條件不同于獨立企業之間商業或財務關系的構成條件,并且由于這些條件的存在,導致其中一個企業沒有取得其本應取得的利潤,則可以將這部分利潤計入該企業的所得,并據以征稅。 二、締約國一方將締約國另一方已征稅的企業利潤——在兩個企業之間的關系是獨立企業之間關系的情況下,這部分利潤本應由該締約國一方企業取得——包括在該締約國一方企業的利潤內征稅時,締約國另一方應對這部分利潤所征收的稅額加以調整。在確定調整時,應對本協定其他規定予以注意。如有必要,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相互協商。 第十條 股息 一、締約國一方居民公司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股息,可以在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然而,這些股息也可以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按照該締約國的法律征稅。但是,如果股息受益所有人是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則所征稅款不應超過股息總額的5%。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協商確定實施限制稅率的方式。 本款不應影響對該公司支付股息前的利潤征稅。 三、本條“股息”一語是指從股份或者非債權關系分享利潤的其他權利取得的所得,以及按照分配利潤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法律,視同股份所得同樣征稅的其他公司權利取得的所得。 四、如果股息受益所有人作為締約國一方居民,在支付股息的公司是其居民的締約國另一方,通過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進行營業或者通過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固定基地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據以支付股息的股份與該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不適用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視具體情況適用第七條或第十四條的規定。 五、作為締約國一方居民的公司從締約國另一方取得利潤或所得, 該締約國另一方不得對該公司支付的股息征稅,也不得對該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征稅,即使支付的股息或未分配利潤全部或部分是發生于締約國另一方的利潤或所得。但是,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股息或者據以支付股息的股份與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除外。 第十一條 利息 一、發生于締約國一方而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利息,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然而,這些利息也可以在該利息發生的締約國,按照該締約國的法律征稅。但是,如果利息受益所有人是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則所征稅款不應超過利息總額的7%。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協商確定實施限制稅率的方式。 三、雖有第二款的規定,發生于締約國一方而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的政府、地方當局或者中央銀行的利息,或者由締約國另一方的政府、地方當局或者中央銀行擔?;虮kU的貸款而支付的利息,應在首先提及的締約國一方免稅。 四、本條“利息”一語是指從各種債權取得的所得,不論其有無抵押擔保或者是否有權分享債務人的利潤;特別是從公債、債券或者信用債券取得的所得,包括其溢價和獎金。由于延期支付而產生的罰款不應視為本條所規定的利息。 五、如果利息受益所有人作為締約國一方居民,在利息發生的締約國另一方,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進行營業或者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固定基地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據以支付該利息的債權與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不適用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視具體情況適用第七條或第十四條的規定。 六、如果支付利息的人是締約國一方居民,應認為該利息發生在該締約國。然而,如果支付利息的人——不論是否為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締約國一方設有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支付該利息的債務與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有聯系,并由其負擔該利息,上述利息應認為發生于該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所在的締約國。 七、由于支付利息的人與受益所有人之間或者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特殊關系,就有關債權所支付的利息數額超出支付人與受益所有人沒有上述關系所能同意的數額時,本條規定應僅適用于在沒有上述關系情況下所能同意的數額。在這種情況下,對該利息的超出部分,仍應按各締約國的法律征稅,但應對本協定其他規定予以適當注意。 第十二條 特許權使用費 一、發生于締約國一方而支付給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特許權使用費,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然而,這些特許權使用費也可以在其發生的締約國,按照該締約國的法律征稅。但是,如果特許權使用費受益所有人是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則所征稅款不應超過特許權使用費總額的5%。締約國雙方主管當局應協商確定實施該限制稅率的方式。 三、本條“特許權使用費”一語是指為使用或有權使用任何文學、藝術或科學著作,包括電影影片、無線電或電視廣播使用的膠片、磁帶的版權,任何專利、商標、設計或模型、圖紙、秘密配方或秘密程序,或任何工業、商業、科學設備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或者為有關工業、商業、科學經驗的信息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 四、如果特許權使用費受益所有人作為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特許權使用費發生的締約國另一方,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進行營業或者通過設在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固定基地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據以支付該特許權使用費的權利或財產與該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有實際聯系的,不適用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應視具體情況適用第七條或第十四條的規定。 五、如果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人是締約國一方政府、其地方當局或該締約國居民,應認為該特許權使用費發生在該締約國。然而,如果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人——不論是否為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締約國一方設有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支付該特許權使用費的義務與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有聯系,并由其負擔該特許權使用費,上述特許權使用費應認為發生于該常設機構或者固定基地所在的締約國。 六、由于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人與受益所有人之間或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特殊關系,就有關使用、權利或信息所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數額超出支付人與受益所有人沒有上述關系所能同意的數額時,本條規定應僅適用于在沒有上述關系情況下所能同意的數額。在這種情況下,對該支付款項的超出部分,仍應按各締約國的法律征稅,但應對本協定其他規定予以適當注意。 第十三條 財產收益 一、締約國一方居民轉讓第六條所述位于締約國另一方的不動產取得的收益,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轉讓締約國一方企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營業財產部分的動產(包括股票和其他類似公司權益)、或者締約國一方居民在締約國另一方從事獨立個人勞務的固定基地的動產取得的收益,包括轉讓常設機構(單獨或者隨同整個企業)或者固定基地取得的收益,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三、轉讓從事國際運輸的船舶或飛機,或者轉讓屬于經營上述船舶或飛機的動產取得的收益,應僅在企業實際管理機構所在的締約國征稅。 四、轉讓一個公司的股份取得的收益,如果該股份價值的50%(不含)以上直接或間接來自位于締約國一方的不動產,可以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五、轉讓第一款至第四款所述財產以外的其他財產取得的收益,應僅在轉讓者為其居民的締約國一方征稅。 第十四條 獨立個人勞務 一、締約國一方居民由于專業性勞務或者其他獨立性活動取得的所得,應僅在該締約國征稅。但具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可以在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一)在締約國另一方為從事上述活動設有經常使用的固定基地。在這種情況下,締約國另一方可以僅對歸屬于該固定基地的所得征稅; (二)在有關日歷年度開始或結束的任何12個月中在締約國另一方停留連續或累計達到或超過183天。在這種情況下,締約國另一方可以僅對在該締約國進行活動取得的所得征稅。 二、“專業性勞務”一語特別包括獨立的科學、文學、藝術、教育或教學活動,以及醫師、律師、工程師、建筑師、牙醫師和會計師的獨立活動。 第十五條 非獨立個人勞務 一、除適用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和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外,締約國一方居民因受雇取得的薪金、工資和其他類似報酬,除在締約國另一方從事受雇的活動以外,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在締約國另一方從事受雇活動取得的報酬,可以在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雖有第一款的規定,締約國一方居民因在締約國另一方從事受雇活動取得的報酬,同時具有以下三個條件的,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一)收款人在有關日歷年度開始或結束的任何12個月中在締約國另一方停留連續或累計不超過183天; (二)該項報酬由并非締約國另一方居民的雇主支付或代表該雇主支付; (三)該項報酬不是由雇主設在締約國另一方的常設機構或固定基地所負擔。 三、雖有本條上述規定,在經營國際運輸的船舶或飛機上從事受雇活動取得的報酬,應僅在企業實際管理機構所在的締約國征稅。 第十六條 董事費 締約國一方居民作為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公司董事會的成員取得的董事費和其他類似款項,可以在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第十七條 藝術家和運動員 一、雖有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的規定,締約國一方居民作為表演家,如戲劇、電影、廣播或電視藝術家或音樂家,或作為運動員,在締約國另一方從事個人活動取得的所得,可以在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二、表演家或運動員從事個人活動取得的所得,未歸屬于表演家或運動員本人,而歸屬于其他人時,雖有第七條、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的規定,該所得仍可以在該表演家或運動員從事其活動的締約國征稅。 三、雖有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規定,在締約國雙方政府同意的文化或體育交流框架下從事第一款所述活動取得的所得,在從事上述活動的締約國一方應免予征稅,但以營利為目的的活動除外。 第十八條 退休金 一、除適用第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因以前的雇傭關系支付給締約國一方居民的退休金和其他類似報酬,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二、雖有第一款的規定,締約國一方政府或其地方當局按社會保險制度的公共福利計劃支付的退休金和其他類似款項,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第十九條 政府服務 一、(一)締約國一方政府或地方當局對向其提供服務的個人支付退休金以外的薪金、工資和其他類似報酬,應僅在該締約國一方征稅。 (二)但是,如果該項服務是在締約國另一方提供,而且提供服務的個人是該締約國另一方居民,并且該居民: 1.是該締約國另一方的國民;或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鄧慧澤

鄧慧澤

執業證號:

13101202210530767

上海久遠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鄧慧澤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2009-10-31

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2008-03-1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辭去代表職務的辦法的決定

1999-01-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已修改]

1990-09-07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1998-03-0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

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

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

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

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0-11-09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刻吸取近期三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04-29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至县| 红桥区| 唐海县| 乌什县| 石台县| 新津县| 杭锦旗| 松潘县| 古田县| 志丹县| 华容县| 湘阴县| 离岛区| 昌宁县| 汪清县| 甘德县| 将乐县| 五家渠市| 洞口县| 松原市| 连平县| 贞丰县| 五大连池市| 奉化市| 荣昌县| 五台县| 柳江县| 米泉市| 五大连池市| 榆中县| 阜平县| 滁州市| 博白县| 米易县| 新安县| 获嘉县| 瓦房店市| 西丰县| 泰宁县| 伊金霍洛旗|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