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
關于印發《財政部駐
廣東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行政監督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
財駐粵監[2009]49號
廣東省(不含
深圳)各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
為了切實加強對廣東省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的行政監督,進一步規范財政部駐廣東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的會計監督行為,全面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和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我辦制訂了《財政部駐廣東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行政監督實施辦法(試行)》,現予以印發,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向我辦反饋。
附件:1、財政部駐廣東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行政監督實施辦法(試行)
2、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情況表
二○○九年七月七日
附件1:
財政部駐廣東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行政監督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切實加強對廣東省(不含深圳)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的行政監督,進一步規范財政部駐廣東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的會計監督行為,全面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和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會計師事務所審批和監督暫行辦法》、《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工作規程》、《財政部證監會關于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做好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行政監督工作的通知》等有關規定,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專員辦依法對授權范圍內的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實施行政監督工作事項。
第二章 工作目標
第三條 對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的行政監督工作,以構建和完善會計監督長效機制為目標。一是切實履行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主管職責,發揮監督、指導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主導作用;二是完善會計監督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監督行為;三是提高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大做強、健康發展;四是通過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輻射延伸,強化對重點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成效。
第三章 職責范圍
第四條 專員辦負責對立信羊城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四川君和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萬隆亞洲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天運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和正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等事務所在廣東設立的分所(以下簡稱事務所)實施就地監督。
第五條 專員辦對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審計業務執業質量、內部質量控制與管理、業務報備、會計信息質量等,重點關注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金融保險等具有重要影響以及具有較高審計風險的審計業務,并有針對性地選取被審計單位開展延伸檢查,延伸檢查不受地域限制。專員辦發現事務所審計的異地單位存在違規線索的,也可與被審計單位所在地專員辦協商,由當地專員辦進行調查或檢查。
第六條 專員辦在廣東省內(不含深圳)直接選擇企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檢查企業后再對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延伸檢查。延伸檢查如涉及其他專員辦牽頭負責的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應與牽頭專員辦溝通了解相關情況,檢查范圍限于會計師事務所對被查企業出具審計報告的情況,檢查結果上報財政部并通報牽頭專員辦,由牽頭專員辦負責匯總并研究處理意見。檢查涉及非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時,將檢查結果移送會計師事務所所在地省級財政部門處理,同時上報財政部。
第四章 會計師事務所責任
第七條 事務所應履行基本信息年度報備工作,并定期向專員辦報送有關材料:
(一)每年5月31日前向專員辦報送下列材料:
1、會計師事務所基本情況表;
2、
營業執照副本、執業證書復印件;
3、質量控制制度、對分所管理制度和其他內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以及上述制度的變動情況說明(首次報備需提交公司章程、質量控制制度和內部管理制度復印件);
4、經省級注冊會計師協會確認的上年末注冊會計師情況表;
5、由其他具有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一年度本機構財務報表的審計報告(沒有審計報告的分所可用財務報表替代),審計報告后所附的會計報表附注中應當包括對審計業務收入的單項說明;
6、職業保險保單復印件;
7、年度證券業務情況表;
8、年度審計業務收費情況表;
9、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情況表(見附件二);
10、接受業務檢查、被處罰情況;
11、執行業務涉及法律訴訟情況。
以上第1-8項表格格式及內容與向財政部年度報備的要求保持一致。
(二)每年2月底前,將本年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客戶情況、接受監督檢查情況報送專員辦。
第八條 事務所應履行重大事項報備工作。事務所發生新設、合并、分立、注銷、遷移、改名等情況時,應及時向專員辦報送有關情況備案。其中:變更名稱、地址的,合并或分立的,主任會計師、
股東或合伙人變更的,應當自變更發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報備;設立或撤銷分所的,應當自變更發生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報備。
第九條 事務所接受其他行政監督機關、行業協會檢查時,應及時向專員辦通報檢查情況。
第十條 事務所在接受專員辦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時,應如實提供中文工作底稿以及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阻撓、逃避檢查,不得謊報、隱匿、銷毀相關證據材料。事務所有明顯轉移、隱匿有關證據材料跡象的,專員辦可以對證據材料先行登記保存。
第十一條 事務所在接受專員辦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過程中,應當提供必要的工作場所,安排固定的檢查聯系人員。
第十二條 事務所年度終了后6個月內,應對全年的審計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并報送專員辦,總結的內容包括審計業務工作開展的整體情況、具體做法,內部質量控制及管理情況,審計工作及內部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管理的意見和建議等。
第五章 日常監督
第十三條 事務所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專員辦將給予特別關注:
(一)受到舉報的;
(二)受到公眾質疑,被有關媒體披露的;
(三)內部質量控制薄弱的;
(四)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的;
(五)首次承接證券業務,或者最近1年內未從事證券業務的;
(六)注冊會計師流動過于頻繁的;
(七)股東或者合伙人之間關系不協調,可能對執業質量造成影響的;
(八)高層管理人員發生重大變動的;
(九)收費異常的;
(十)客戶數量、規模與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能力、承擔風險能力不相稱的;
(十一)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的;
(十二)在上市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時承接業務的;
(十三)受到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的;
(十四)不按規定進行業務報備的;
(十五)專員辦認為需要給予特別關注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條 專員辦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報備系統報備信息的基礎上,采用走訪調查、約談、座談會等方式,及時了解事務所內部質量管理、分所管理模式等情況,全面掌握事務所的客戶分布、審計報告數量、審計意見類型等執業情況。根據日常監督發現的線索、疑點、問題、收到的投訴舉報、其他部門移送線索和財政部直接交辦的核查工作,通過現場調查予以核實。
第十五條 專員辦根據監管的需要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通報有關監管信息,研究在監管中需協同解決的問題,與事務所建立良好的監督互動關系。
第十六條 根據對事務所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情況,專員辦將積極探索對事務所內部質量管理、風險控制、審計執業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綜合評價結果對事務所進行分類管理,對綜合評價較差的事務所進行重點監督檢查。
第六章 專項檢查
第十七條 專員辦開展專項檢查的形式包括:
(一)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業務報備、內部質量控制與管理、會計信息質量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根據投訴舉報、其他部門移送線索和財政部直接交辦的案件,開展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檢查;
(三)對企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違規問題而會計師事務所涉嫌出具不實審計報告的,對該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延伸檢查。
第十八條 專員辦對事務所原則上每三年至少進行一次專項檢查,每次檢查至少延伸檢查兩戶被審計單位,重點檢查國有大型企業、上市公司以及高風險審計業務。
第十九條 專員辦開展對會計師事務所專項檢查的主要內容:
(一)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情況;
(二)會計師事務所保持設立條件的情況;
(三)會計師事務所應向財政部門備案事項的報備情況;
(四)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信息質量;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監督檢查事項。
第二十條 專員辦對事務所依法進行實地檢查,或者將有關資料調到辦公地點進行核查。根據檢查工作需要,可調閱相關材料的原件或者復印件,事務所應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做出書面保證。
第二十一條 專員辦在檢查過程中,采取下列檢查方法:
(一)詢問有關當事人,要求其對相關事項做出說明;
(二)查閱、復制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底稿及相關材料;
(三)對工作現場詢問談話及相關證據進行拍照、錄音和錄像;
(四)向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延伸調查取證,核實有關情況;
(五)其他必要的核查手段。
第七章 處理處罰
第二十二條 事務所存在違規問題應予以行政處罰的,按以下方式處理:總所的違規問題由專員辦將檢查結果和處罰建議上報財政部,由財政部對有關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下發處罰決定;分所的違規問題由專員辦移交負責監督總所的牽頭專員辦,再由牽頭專員辦匯總復核后將檢查結果和處罰建議上報財政部,由財政部對有關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下發處罰決定。
第二十三條 事務所存在違規行為,但情節輕微、不夠行政處罰的,專員辦采取約談批評、責令整改等方式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報財政部,涉及分所的要通報負責監督總所的牽頭專員辦。
第二十四條 專員辦就地檢查企業發現的違規問題,由專員辦下發處理處罰決定;專員辦異地檢查企業及財政部統一組織聯合檢查發現的違規問題,由財政部下發處理處罰決定。
第二十五條 財政部對事務所下發的處理處罰決定,由專員辦負責送達和監督執行。如涉及撤銷會計師事務所、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的處罰決定,由廣東省財政廳執行。
第八章 工作要求
第二十六條 專員辦應加強與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審計署駐
廣州特派員辦事處等有關部門及其他專員辦的溝通與協調,實現監管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率。
第二十七條 專員辦應依法行政、依法監督,做到規范、公正、透明,自覺接受會計師事務所和社會公眾的監督。堅持便民高效的原則,寓服務于監管之中,為會計師事務所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及時指出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幫助、教育和促進會計師事務所切實提高執業質量和水平。
第二十八條 專員辦應恪守監督獨立性,保持廉潔自律,樹立良好監督形象,不以任何形式從會計師事務所獲取不當利益,不向會計師事務所提出與履行監管職責無關的要求。
第二十九條 專員辦應對檢查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