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交公路發〔2008〕4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廳(局、委),
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為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提高農村公路養護質量和投資效益,現將部制定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函告部公路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章)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文檔附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暫行辦法.doc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提高農村公路養護質量和投資效益,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和村道及其所屬的橋梁、隧道。其中,村道是指經地方交通主管部門認定,連接鄉鎮與建制村或建制村與建制村的公路。
第三條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全面養護、保障暢通”的原則,逐步建立責權明確、管養分離的養護管理體制,實行專業化養護和個人承包養護等多種方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的市場化。
第四條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的職責按國務院辦公廳《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執行。
第五條 鼓勵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
第二章 資金籌措與管理
第六條 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與管理應遵循“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資、統籌安排、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強化監管”的原則。
第七條 資金來源
(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確保農村公路正常養護,財政預算安排的農村公路小修保養資金。隨著農村公路里程的增加,財政資金應當逐年增加;
(二)中央財政對一些特殊困難地區,通過轉移支付安排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
(三)拖拉機、摩托車養路費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資金;
(四)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汽車養路費用于農村公路養護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的資金,其標準不得低于:縣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已高于上述標準的,應維持原標準,不得降低;
(五)受益企業或個人捐助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
(六)村民委員會通過“一事一議”方式籌集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
第八條 計劃編制
(一)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計劃編制應遵循“先重點、后一般,先縣道、后鄉道和村道”的原則。
(二)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的建議計劃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編制。
(三)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計劃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根據《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辦法》編制下達,并監督檢查計劃執行及養護質量情況。
第九條 資金使用
(一)汽車養路費和省級財政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資金,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根據農村公路養護計劃撥付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市、縣兩級財政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財政資金,由其財政部門撥付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拖拉機、摩托車養路費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資金,由相應的財政部門撥付縣級交通主管部門,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按養護計劃安排使用。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納入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范圍的,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的有關規定辦理。
(二)企業和個人捐助的資金,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統籌安排使用。
(三)村民委員會通過“一事一議”籌集的養護資金,由村民委員會按照公路養護計劃,專項用于村道的小修保養。
第十條 資金管理與監督
(一)縣級交通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管理制度,規范資金的使用和管理。
(二)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使用應當接受當地審計、財政部門和上級交通主管部門的審計和監督檢查。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
第三章 養護工程管理
第十一條 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管理工作要以工程質量為中心,建立、健全工程質量控制體系,嚴格檢查驗收制度,提高投資效益。
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的分類及管理按《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 農村公路小修保養要按照有關的公路養護技術規定、操作規程組織實施。加強對路面、沿線設施及綠化的養護管理,做到全面養護。
第十三條 農村公路小修保養的管理應實行檢查、考核、評定、報告制度,具體辦法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制定。
各管養單位應建立各類管理臺帳,填寫生產原始記錄,嚴格實行成本核算。
第十四條 農村公路日常保養可根據交通量、路面類型、地形特點等實際情況,采取個人承包養護、群眾集中進行季節性養護、專業養護等方式。
農村公路小修宜選擇專業化養護單位承擔,實行
合同管理,計量支付。小修保養可以簽訂長期合同,一般為2-5年,對養護質量好的養護單位可以續簽合同。
第十五條 農村公路大、中修和改建工程,應按有關規范和標準進行設計,履行基本建設程序,并按有關規定進行竣工驗收。
第十六條 農村公路大、中修和改建工程,應按路段或區域通過競爭或招標方式選擇專業化養護單位。鼓勵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擇優選定具備資格條件的養護公司。
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應制訂農村公路養護工程招標文件
范本和合同示范文本。
第十七條 縣、鄉(鎮)人民政府對農村公路養護需要的挖砂、采石、取土以及取水,應當給予支持和協助。
第十八條 養護人員在養護作業時,應按有關規定穿著統一的安全標志服,在公路和作業車輛上設置明顯的作業標志,必要時安排專人進行交通秩序維護,確保作業和行車安全。
第十九條 地方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要建立本地區農村公路養護信息數據庫,建立路況信息收集管理制度。
第二十條 養護作業單位要定期進行路況巡查,對發生的自然災害、道路交通事故、路產損害案件應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處理。
第二十一條 地方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其公路管理機構應當依據有關規定,制訂農村公路養護技術規范、檢查考核辦法,定期進行檢查、評定和考核。
縣道的養護質量考核指標按照現行《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執行,鄉道和村道的養護質量考核指標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結合各自實際參照《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制定。
第四章 路政管理
第二十二條 縣道、鄉道的路政管理由地方交通主管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按《
路政管理規定》執行。村道的路政管理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參照《路政管理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地方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要結合當地實際,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加強路政管理隊伍建設,提高路政管理人員執法水平,嚴格管理,維護好路產路權,保障農村公路暢通。
第二十四條 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及其公路管理機構應結合養護工作,充分發揮鄉鎮人民政府、村委會的作用和沿線村民的積極性,共同做好農村公路保護工作。
第二十五條 地方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其公路管理機構應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農村公路上超限超載車輛的治理。可根據農村公路技術等級設置相關設施,限制超過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在農村公路上行駛。
第二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農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利用公路邊溝排放污物或者進行其他損壞、污染公路和影響公路暢通的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擅自移動、涂改農村公路附屬設施。
第二十七條 地方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其公路管理機構依法負有管理和保護公路的責任,有權檢查、制止各種侵占、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屬設施及其他違法行為。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由交通運輸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各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可依據本辦法,制訂實施細則。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