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華做夢都想去向總理訴說農民工維權的艱辛,但他現在只能對《瞭望》新聞周刊表達他的痛苦:為什么有那么多勞動爭議案件?為什么處理起來又要搞得那么復雜?為什么明明知道問題所在,卻難以大刀闊斧地改變它?
面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拿出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草案,這位擔任全國律協法律援助與公益事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的知名公益律師,似有萬語千言。
該草案于日前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上首次審議,基本維護現行“一調一裁兩審”體制,此前廣泛傳播的“或裁或審”乃至取消仲裁等建議未被采納,一般情況下,仲裁依然是訴訟必經的前置程序。
佟憑其工作站援助兩千來件勞動爭議案的經驗推斷,如果在立法中不對現行體制進行調整,諸如農民工討薪和工傷索賠的路將依然困難。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前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周*清在審議中也表示,盡管草案做了很大努力,但還難以做到減少程序、縮短周期、降低勞動者維權成本。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鷹對草案做法的解釋則是:現行體制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已經被社會所接受,不宜輕易否定。”
程序復雜維權不易
自1987年恢復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后20年來,勞動爭議案件呈持續高發態勢,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年均增長率高達27.3%,2006年全國仲裁機構受理勞動爭議案件44.7萬件。
而且這還只是受理案件的數據,加上不予受理和未申請處理者,實際勞動爭議數量難以統計。
在勞動爭議中,勞動者居于有目共睹的失衡地位,而農民工群體的問題更突出。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對上千個農民工維權案件的總結發現:勞動合同簽訂率極低,非法轉包現象嚴重,工傷保險覆蓋率低,等等,這些問題都導致其權利難以得到保障。
現行勞動爭議處理體制加大了維權的難度。根據1993年頒布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1994年頒布的勞動法,勞動爭議須經“一調一裁兩審”,不愿調解可以仲裁,但想要訴訟就必須先經仲裁,不服裁決方可向法院起訴。
佟*華稱,處理一起農民工維權案件,至少也需要2個月的時間。而走完全部程序,即農民工從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到法院執行完畢,按最快的速度,大約需要4個月零10天的時間。
對于更復雜的工傷案件,經確認勞動關系、工傷認定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及工傷待遇索賠四個程序,直至“一調一裁兩審”,時間更長,實際上一兩年是普遍現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約定時間內未付款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2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湖南省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方案有哪些
2020-11-26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費入什么科目
2021-01-04律師如何協助追賬
2021-03-14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