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無法定代理人的,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其指定代理人。勞動者死亡的,由其近親屬或者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至第十四條也作了相應的規定。
根據以上規定,勞動爭議仲裁中的法定代理,是指由法律規定的代理人,代理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參加仲裁活動。
我國的法律根據自然人的年齡階段和精神狀況,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劃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占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在勞動爭議仲裁中規定法定代理,主要適用于被代理人雖為成年人但因疾病、傷害等情況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然而在勞動爭議仲裁中還有一種情形也適用法定代理,相關法律并沒有明示,那就是工傷賠償案件中因工死亡的勞動者之未成年子女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向用人單位主張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應當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本人參加仲裁活動。
勞動爭議仲裁中的指定代理,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代理人,代理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參加仲裁活動。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代理人的情形,發生在喪失惑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沒有法定代理人昀情況下。這時如果不為該勞動者指定代理人,一方面在仲裁過程中該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維護,另一方面仲裁也很難開展進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的代理人,一般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