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無法定代理人的,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其指定代理人。勞動者死亡的,由其近親屬或者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至第十四條也作了相應的規定。
根據以上規定,勞動爭議仲裁中的法定代理,是指由法律規定的代理人,代理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參加仲裁活動。
我國的法律根據自然人的年齡階段和精神狀況,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劃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占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在勞動爭議仲裁中規定法定代理,主要適用于被代理人雖為成年人但因疾病、傷害等情況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然而在勞動爭議仲裁中還有一種情形也適用法定代理,相關法律并沒有明示,那就是工傷賠償案件中因工死亡的勞動者之未成年子女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向用人單位主張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應當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本人參加仲裁活動。
勞動爭議仲裁中的指定代理,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代理人,代理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參加仲裁活動。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代理人的情形,發生在喪失惑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沒有法定代理人昀情況下。這時如果不為該勞動者指定代理人,一方面在仲裁過程中該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有效維護,另一方面仲裁也很難開展進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的代理人,一般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早已不再是人民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案件參照的法律法規
2021-01-14刑事賠償有沒有期限
2021-03-10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掛靠經營和內部承包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