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可撤銷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與否,取決于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是否行使撤銷權的合同。可撤銷合同是一種相對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銷權的一方行使撤銷權之前,合同對雙方當事人都是有效的。
根據法律規定,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所謂重大誤解是指當事人在意思表示時,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所謂合同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
(三)因欺詐而訂立的。
所謂欺詐是指行為人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
(四)因脅迫而訂立的。
所謂脅迫是指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
(五)因乘人之危而訂立的。
所謂乘人之危是指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于危難之機,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嚴重損害對方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撤銷權由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受損失的一方享有,而且必須在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之內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主動撤銷該合同。司法實踐中,對于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變更;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合同法關于合同的無效與可撤銷做出了與民法通則不同的規定,即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民法通則規定為無效,合同法規定為可撤銷,如果損害國家利益才為無效。合同法是民法的特別法,也是新法,因此應以合同法規定為準。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2020-11-23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