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事訴訟理論和相關法律法規,關于當事人的表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依法解散、依法被撤銷的法人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B.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C.不是民事主體的非法人組織依法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D.中國消費者協會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對侵害眾多消費者權益的企業提起公益訴訟
【答案】BCD
【考點】訴訟當事人
【解析】選項A錯誤。在訴訟過程中,如果法人被解散、依法撤銷或宣告破產,將由其清算組織接管法人財產,了結債權、債務,參與訴訟,由此發生當事人的變更。因此,被解散的法人或被依法撤銷的法人,不再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選項B正確。訴訟權利能力作為抽象的訴訟當事人的資格,它與具體的訴訟無關,通常取決于有無民事權利能力。有民事權利能力但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照樣可以成為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只不過其需要通過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由其法定代理人委托的訴訟代理人代為實施訴訟行為。因此,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選項C正確。一般來講,應當以當事人是否是所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作為判斷當事人適格與否的標準。但在某些例外情況下,非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利的主體,也可以作為適格的當事人。這些例外的情況主要包括兩種:(1)根據當事人的意思或法律的規定,依法對他人的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利享有管理權的人或組織。例如,破產程序中的管理人、遺產管理人、遺囑執行人等;(2)在確認之訴中,對訴訟標的有確認利益的人或組織。例如,在消極的確認之訴中,原告要求法院確認他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此時要求原告是所爭議的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與此類訴訟性質相悖的。
選項D正確。《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此可知,中國消費者協會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對侵害眾多消費者權益的企業提起公益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是否當然成為訴訟的證據?
2021-03-12羈押37天無罪釋放國家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護照補發和換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2公證處公證程序是什么
2020-11-15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一般知識產權案件分析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1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