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事訴訟理論和相關法律法規,關于當事人的表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依法解散、依法被撤銷的法人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B.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C.不是民事主體的非法人組織依法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D.中國消費者協會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對侵害眾多消費者權益的企業提起公益訴訟
【答案】BCD
【考點】訴訟當事人
【解析】選項A錯誤。在訴訟過程中,如果法人被解散、依法撤銷或宣告破產,將由其清算組織接管法人財產,了結債權、債務,參與訴訟,由此發生當事人的變更。因此,被解散的法人或被依法撤銷的法人,不再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選項B正確。訴訟權利能力作為抽象的訴訟當事人的資格,它與具體的訴訟無關,通常取決于有無民事權利能力。有民事權利能力但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照樣可以成為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只不過其需要通過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由其法定代理人委托的訴訟代理人代為實施訴訟行為。因此,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進行訴訟。
選項C正確。一般來講,應當以當事人是否是所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作為判斷當事人適格與否的標準。但在某些例外情況下,非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利的主體,也可以作為適格的當事人。這些例外的情況主要包括兩種:(1)根據當事人的意思或法律的規定,依法對他人的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利享有管理權的人或組織。例如,破產程序中的管理人、遺產管理人、遺囑執行人等;(2)在確認之訴中,對訴訟標的有確認利益的人或組織。例如,在消極的確認之訴中,原告要求法院確認他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此時要求原告是所爭議的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與此類訴訟性質相悖的。
選項D正確。《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此可知,中國消費者協會可以自己的名義作為當事人,對侵害眾多消費者權益的企業提起公益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對醫療機構的處罰有哪些
2021-01-31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