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冷水江市律師 固安縣律師 銅鼓縣律師 花都區律師 黃梅律師 崇川區律師 澄海區律師
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場所,當人們身體不適或者受到外傷時,就會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解決自己的問題。個別的時候,醫生診治的過程中,可能會誤診誤判病情或者在治療的時候出現一些意外,這是就發生了醫療事故。那么醫療事故中醫療糾紛如何維權呢?律霸為您解答。
一、妥善保管門診病歷,及時復印和封存住院病歷并視情封存實物
無論是訴訟過程還是鑒定過程,都依賴于證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醫療糾紛的證據就是原始的病歷及相關的實物。如果由于自己保管不善而造成門診病歷丟失,就無法證明患者與醫療機構存在醫療服務關系,也無法證明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過程,這樣的責任自然由患方自行承擔。
患者在患病住院治療過程中,一旦與醫療機構發生醫療爭議,首先要做的事不是與醫院爭吵,而是馬上要求復印和封存住院病歷。因為病歷在醫療糾紛中往往起到其他證據不能起到的證明作用,是醫療糾紛案件的核心證據,如果無法通過協商解決,而不得不訴訟到法院時,法院往往也是根據病歷資料進行審理,除非有證據足以證明醫院提供的病歷資料已被篡改或者是偽造的。否則,即使醫療機構的確存在過錯,也有許多證人能為患者作證,如果醫院最后拿出來的病歷資料是沒有差錯的,那么,患者一般都將會敗訴。
患者有權復印的住院病歷包括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客觀病歷。
患者及家屬如果不清楚如何復印和封存病歷,可以請醫療糾紛專業律師來幫助你。在封存病歷時,病歷封存袋上一定要密封好,并在每一個接口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以防醫院私自開封篡改。如果醫院拒絕復印和封存,患者應馬上提請當地的衛生主管部門(衛生局)去封存。
懷疑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人身損害后果時,在醫患雙方共同在場的情況下,應當立即對輸液器、注射器、殘存的藥液、血液、藥物以及服藥使用的器皿等現場實物進行封存。
二、向專業人員咨詢
患者取得病歷等資料后,即可加以初步研究審查,必要時可以向醫療專家、法律專家咨詢,以大致明確醫療機構對患者的損害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因醫療糾紛涉及大量的醫療衛生法律、法規且橫跨醫學與法學兩大專業領域,從而體現出其高度的復雜性,在醫學飛速發展,學科分類愈來愈精細的今天,涉及大量專業法律問題的醫療糾紛應當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處理。
在研究審查病歷時,首先應審查該病歷的真實性,是否存在虛假成份,是否存在涂改的情況,如果沒有相關的證據證明病歷虛假,一般不要輕易否定病歷的真實性。如果病歷存在涂改,只要對醫療過錯和因果關系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一般也不要輕易否定該病歷。
在自己對病歷進行了初步研究后,接下來是找相關科室的醫療專家進行咨詢,看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同時最好再找醫療糾紛專業律師進行咨詢,看醫療機構的診斷是否明確,治療是否符合常規,在治療中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并且是否因為這些過錯造成患者的損害結果。經過咨詢后,得出意見是可能為醫療事故,那么患者就可以采取下一步措施。
三、選擇合適的處理糾紛方式
患者與醫療機構發生醫療糾紛,目前有三種解決的方式,即:協商解決、行政調解和司法訴訟。
1、協商解決。
這種解決糾紛的方式程序簡單,處理起來速度快,而且一旦達成協議,醫療機構的賠償也會非常迅速。但醫療機構一般不會認為自己的醫療行為有問題,即使有問題,也會千方百計推脫自己的責任,患者往往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患者決定采取這種方式解決糾紛,患者在簽字前一定要對相關的問題考慮清楚,對于索賠的范圍和數額計算清楚,以防合法的索賠權益因為不懂而得不到保障,最好能夠咨詢一下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因在司法實踐中,就人身損害當事人自愿達成和解協議,一方反悔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法院盡管會保護其訴權,但如果不能證明在訂立協議時具有無效或者可撤銷情形的,法院通常會認定協議有效而駁回患者的訴訟請求。
2、行政調解。
協商解決盡管簡便快捷,但很難達成一致意見,而司法訴訟,一是時間太長,二是訴訟成本要高一些,但是行政調解,一來可以在雙方認可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二來可以節省時間和訴訟成本,所以有的時候,發生醫療糾紛,選擇行政調解要好一些。因衛生行政部門并無權直接判定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因此,把醫療爭議提交衛生行政部門以后,他同樣要提交醫療鑒定委員會鑒定后才能認定,且一旦不構成醫療事故,醫療機構就不需承擔賠償責任。因此,行政調解仍有它的局限性。
3、司法訴訟。
到人民法院提起醫療賠償糾紛訴訟,最大的好處是不以醫療事故鑒定為前提,且實行舉證責任倒置?;颊咧恍杼峁┰卺t療機構就診的證明及身體受到損害的證明即可,對于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醫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結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由醫療機構承擔,只要醫療機構不能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自己的醫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結果不存在因果關系,醫療機構就應承擔賠償責任。
所以患者應根據上述解決糾紛的特點,果斷選擇較適合的解決糾紛方式,以免在不必要的問題上延誤時間,造成被動。
看了上述的內容,大家知道了醫療糾紛如何維權了。發生醫療事故的誰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萬一發生了醫療事故產生醫療糾紛時大家要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問題,保留證據,進行醫療事故鑒定并訴諸于律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做違法的事情像是醫鬧等等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醫療糾紛訴訟的絕對時效是多久?
醫療糾紛處理技巧有哪些,具體有幾種
醫療糾紛處理途徑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擔保法
2020-12-02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如何行使夫妻財產贈與財產撤銷權
2021-03-04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