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約定單位承擔違約金
我國勞動法對于用人單位承擔違約責任并無禁止性規定,故雙方的特別約定并不違法,應屬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除法定情形以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禁止約定違約金的立法主旨是為了糾正勞動者在訂立勞動合同時的弱勢地位,保障勞動者具有的一定程度的就業自由。按照該法的規定,勞動者應當承擔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兩種:一種是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須向用人單位支付以培訓費用為限的違約金;一種是負有競業限制義務的勞動者因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須向用人單位支付約定的違約金。除此之外,用人單位無權要求勞動者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金,即使雙方在勞動合同中對違約金作了明確約定,也因該約定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的強制性規定而歸于無效。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均未有任何條款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進行立法干預,即勞動合同約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承擔法律規定之外的違約金并不與現行的勞動法律法規相互沖突,而且法律也并不禁止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更高的補償。因此,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條款,如系雙方簽約時的真實意思表示,并不存在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的情況的,應可以適用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法理念,依法認定合同條款有效,應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減少。此條款規定表明違約金的設定是以補償為主,同時兼具懲罰性,違約金數額是否過高,應以實際損失為基礎。法院在兼顧勞動合同履行狀況、勞動者的入職時間、工作崗位及工資標準,再根據公平合理及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綜合衡量,以此酌定違約金數額是正確的。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當事人是指合同簽訂雙方嗎
2021-01-12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沒有貨運資格證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9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再保險
2021-01-27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有什么限制
2021-03-02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可以轉讓其使用權嗎
2020-12-26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可以贈予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