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與病人之間最合理的關系應該是相互配合以達到治療其疾病的目的,但是時常會有一些病人出于對醫生的不滿而不顧醫院作為公共場所以及法律的規定而直接與醫生發生了沖突,事情發生之后的解決往往都是通過調解平息糾紛。那么,醫患調解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醫患調解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醫患糾紛調解協議書
甲方: 醫院
乙方(患者或患者近親屬):
患者基本情況:
姓名: 性別: 年齡: 住址: 住院號:
經過調解,醫院、患者雙方就該醫療糾紛自愿達成如下賠償協議:
一、甲乙雙方同意在不通過鑒定明確爭議的原因和責任的情況下自行協商解決。
二、甲方自愿賠償乙方:
三、甲乙雙方放棄基于該醫療糾紛的一切訴訟權利。
四、違約責任:本協議對該醫療糾紛一次性處理終結,任何一方不得反悔。一方反悔的,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 元。
五、本協議經甲乙雙方簽字、蓋章生效。協議文本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醫院
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方式有哪些?
一、患者與醫院協商解決
發生醫療糾紛后,醫患雙方進行溝通,雙方達成共識后,簽訂調解協議書,以此種方式解決醫療糾紛,通常稱之為“私了”。由于醫患雙方醫療糾紛本質上是平等的醫患主體雙方的民事爭議,依據民法自治原則,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和解必須建立在雙方當事人完全自愿的基礎之上,任何一方或第三方均不得強迫另一方接受協商解決方式,同時,和解必須堅持合法性原則,即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達成的協議將歸于無效。據調查顯示,85%以上的醫患糾紛都是通過此種方式解決的。在醫療糾紛激增的今天,醫療糾紛的協商解決方式仍然為有效,也是便捷地解決醫療糾紛的好方法。
二、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解決
我國衛生行政部門是政府的一級職能部門,其職責主要是貫徹實施政府的衛生方針政策,保障人民的健康,因此衛生行政部門參與處理解決醫療糾紛是由其職責所決定的,當醫療機構和患者單獨協商不能達成協議時,可以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調解協商解決。2002年9月1日,國務院頒布了《醫患事故處理條例》,把衛生行政部門調解作為解決醫療糾紛的必經程序,即發生醫療糾紛后,必須先經過衛生行政部門的行政調解,否則不得提起訴訟,使衛生行政部門的調節成為醫療糾紛訴訟的前置程序。
三、民事訴訟方式解決
當衛生行政部門也不能成功調解時,醫療糾紛可以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即發生民事訴訟。一般來說,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前,都要勸雙方進行調解,并以法官身份提供第三者的幫助,稱之為司法調解。醫患糾紛經司法調解仍不能解決糾紛,法官不得不進行司法裁決,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解決糾紛,這是醫患糾紛解決的最后方式。
四、其他解決途徑(仲裁)
除了以上三種較為傳統的解決方式,醫療糾紛還有其他解決途徑,如第三方支持下協商解決(下一章將討論)、仲裁等。由于仲裁員選任的特殊性,即可以有法律專家又可以有醫療專家共同組成仲裁庭處理糾紛,兩個專業的結合使糾紛解決更具效率,但是目前我國醫療糾紛仲裁的案例并不是很多,所以并不著重討論。
現實中也的確存在醫生確實侵犯了病人的權益而在被病人發現之后無法通過合適的途徑讓自己的損失挽回而只能通過強硬手段的情況,但是法律終究不會輕易原諒破壞秩序和侵害別人權益的行為,所以建議病人應該委托律師走法律途徑。
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具體有哪些
如何處理醫患關系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1-21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