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遇到這樣一則案件:2000年呂某與習女士離婚,3歲的婚生子呂-A隨母生活,呂某每月給付撫養費90元。2003年初,呂-A改姓習。今年6月,母子倆以原定撫育費數額不足以維持正常生活為由,要求呂某將撫育費增至每月150元。呂某則強烈要求婚生子恢復原姓,否則拒絕付給和增加撫養費。后經法院主持調解,孩子恢復了原姓,呂某也認識到了以此為由拒絕增加撫育費的錯誤,同意將撫育費增加到每月150元。
從這則案例可以看出,不少人“父親姓什么孩子就得姓什么”的陳舊觀念依然存在,這一觀念看似天經地義,實則是與我國法律和社會公德相悖的。我國民法通則第99條第1款明確規定:“公民享有,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我國婚姻法第14條和22條又分別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姓名權不是別人的權利,而是自然人自己的權利。人在出生的時候就享有了這個權利。
具體說來,姓名權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姓名決定權。為自己命名是自然人的基本權利之一。人可以自己決定隨父姓或是隨母姓,也可以采取其他姓或不要姓,也有權決定自己的名。但是,自然人應當依法行使姓名權。按照戶口登記條例的規定,嬰兒出生后一個月內,由父母、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駐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并將其姓名記入戶籍登記簿,在戶籍登記簿上登記的姓名為正式姓名。當然,嬰兒出生時的命名權由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代為行使,這不是說這個命名權屬于監護人,而是說明在權利人缺乏意思自治能力時,其命名權由監護人行使。因此,父母為子女命名的時候,不是行使自己的權利,而是依據父母享有的親權中的身份代理權,行使子女的權利。
二是姓名變更權。姓名變更權是指自然人變更其姓名的權利。這一權利來自于姓名決定權,也是姓名決定權的應有之意。當事人在改變姓名之前,以原姓名參與社會活動,行使權利、承擔義務。因此,這項權利不得任意為之,必須依法變更。依照法律規定,變更姓名需要在戶口登記機關辦理姓名變更手續;未成年人需要變更姓名的,由其本人或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在父母離異的情況下,如果未成年人子女變更姓名,這項權利則應由子女父母雙方協商行使。
三是使用姓名權。使用姓名權是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包括自己使用、不使用和禁止他人使用的權利。當事人在使用姓名權時必須依法進行:1、在從事重要法律行為時,有義務使用在戶口登記機關登記的正式用名,否則將會導致權利義務主體不明、法律關系混亂,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秩序和他人利益;2、不得基于不正常的目的取與他人相同的姓名;3、自然人有充分行使自己姓名權的自由,但其行使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耕地上非法建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08賓館拆遷斷水斷電影響了生意,怎么維權
2020-12-15營改增后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稅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