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體肖像中個人肖像權的認定。
肖像可區分為個人肖像與集體肖像。個人肖像之肖像權人的人格權是獨立存在的,一旦發生侵權的事實,肖像權人即可以依據法律規定向侵權行為人主張其權利。集體肖像是各權利人的獨立肖像的集合體,具有獨立性與同一性之二重特征。在抽象的法律意義上,各權利人就其在集體肖像中之個人肖像所享有的精神利益及轉化(或派生)的物質利益是獨立、可分的,各肖像權人在像片中均享有獨立的人格權;在物理上,集體肖像又具有不可分的特質,故在使用集體肖像中特定的個人肖像時不可避免的會連帶使用到其它人的肖像。
我國法律對侵害個人肖像權行為的特征、構成要件、法律后果等作出了規定,但對集體肖像中的一人(或集體中的數人)使用集體肖像是否對其他集體肖像成員的肖像權構成侵害,尚無明文規定。
從肖像權的法律特征看,既然肖像權屬于人格權的組成部分,其精神特征可以轉化(或派生)出物質利益,個人的肖像中,其肖像權人的人格是獨立存在的,一旦發生侵權的事實,肖像權人即可以依法律規定主張其權利。在集體肖像中,雖各肖像權人在像片中均享有獨立的人格權,但全體肖像權人對該集體肖像享有無法分割的精神利益和物質利益。此時,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利益而使全體肖像權人的利益受損。因此,在界定集體肖像的肖像權時,既要使集體肖像中各成員的肖像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護,又要保證集體肖像各成員對集體肖像有合理的使用權。如果使用集體肖像中任何一人的肖像即對其他合影者構成侵權,則該集體肖像勢必難以進行任何利用,這對任何一個合營者都近乎苛刻,也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必須在合影者的肖像權和合影者對肖像的使用權之間取得平衡,方能既保證合影者對肖像的合理使用,又不至于害及其他合影者的人格權。
1887年,法國巴黎高等法院曾作出了這一方面的判例。某著名演員要求法院判決照相館撤去其所陳列的包括自己肖像在內的合影照片。法院認為,一人關于其肖像所有的利益,為全體的利益所壓倒,一人的個性為全畫面所掩蔽,而人格權失去其存在的基礎,包括該演員在內的集體合影照片無撤回的必要,遂駁回其訴訟請求。該判例發展出系統的理論,并為以后諸多立法所采納。該理論的要旨可歸納為,個人肖像中,其肖像權人可以依據法律主張肖像權,集體肖像中,各肖像權人不得主張肖像權。此解釋雖解決了集體肖像的肖像權問題,但存在一個重大缺陷,即集體肖像中任何人的肖像都無法得到保護。在行為人惡意使用集體肖像權時,這一缺陷更加明顯。因此,該理論又包括一個例外,即使用人如針對集體肖像中特定的人,有惡意損毀、玷污或丑化等行為,此時特定人的人格權的比重程度足以涵蓋全體肖像權人,其肖像權受到侵害是顯而易見的,故應當認定為侵害肖像權。
個人肖像與集體肖像中的個人肖像在保護程度上還存在差別。個人肖像由于其法律意義與物理特質的同一性,并不牽涉第三人的利益,使得其法律保護比較便捷、充分。集體肖像由于其法律意義與物理特質相分離,且牽涉第三人(其他合影者)的利益,所以需在第三人與權利人之間作利益的平衡。因此,就單個的肖像權人而言,個人肖像與集體肖像的法律保護程度是不一樣的,集體肖像的法律保護程度要低于個人肖像,也就是說,集體肖像中的個人肖像權應受一定限制,此種限制以確保全體合影者對集體肖像的合理使用為已足。
2、侵害集體肖像權中個人肖像權的侵權責任主觀要件
侵害集體肖像中個人肖像權,行為人之過錯是其承擔侵權責任的必要條件。在侵害肖像權行為中,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均為故意,故意是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之一。所謂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是他人肖像而欲使用的主觀心理狀態。明知是指對他人身份的明知。判斷使用集體肖像的行為是否侵害了集體肖像中特定個人的肖像權,除了行為人客觀上具有使用集體肖像的行為外,還要看行為人故意的指向。如果行為人只是為了使用集體肖像中特定個人的肖像而使用集體肖像,則不具有使用該特定個人之外的其他合影者肖像的故意,因而對該特定個人之外的其他合影者不構成侵權。判斷行為人故意的指向,可以從行為人對照片的文字說明或從使用照片的意圖來進行。
3、“集體肖像權”是否存在
多人的合影被稱為集體肖像,但有無集體肖像權存在?所謂的集體肖像權,從字面的意義看,就是超越了參與合影者的個人肖像權之上的一種整體的肖像權。從姚-明訴**可樂公司肖像權糾紛案中,引發了對集體肖像權的更多討論。去年4月開始,作為中國男子籃球隊簽約贊助商的**可樂公司,在飲料瓶上使用姚-明占突出位置的三名國家隊隊員形象。而姚-明作為**可樂形象代言人,并未授予**可樂其個人肖像使用權。于是,姚-明認為**可樂公司的行為侵犯其肖像權,并向法院起訴,要求**可樂公司停止使用、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并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經濟損失人民幣1元。而**可樂公司辯稱,根據該公司和中國籃球協會及其商務代理機構簽訂的合同,**可樂公司有權使用中國男籃及三人以上的整體肖像。他們的“尚方寶劍”是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505號文件,其中有這樣的規定:“國家級運動員的肖像權等無形資產都屬于國家所有。”在這場糾紛中,姚-明強調的是個人肖像權受到侵犯,而**可樂公司認為,根據合同他們擁有了中國男籃三人及以上,其中也包括姚-明的集體肖像權。那么,所謂的“集體肖像權”在法律上能否成立?
筆者認為,肖像權為人格權的一種,是自然人人格的組成部分,是自然人所專屬的。《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其他法律也沒有規定除自然人外的其他主體能夠享有肖像權.由此可見,所謂的集體肖像權在現行法律中是沒有規定的。在理論上,集體肖像權的概念也有悖法理,公民的肖像權是屬于個人享有的,由自己獨占并專用,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侵害。除法定的阻卻事由外,任何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都必須征得肖像權人的同意。集體肖像中的肖像權也是由每一個參與合影者的個人肖像權組成,不可能存在一個超越個人肖像權的所謂“集體肖像權”。至于集體肖像中的個人肖像權沖突解決,已如上述,不再重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的行為才算是商標侵權呢
2020-11-092020嚴重醫療事故是什么意思,嚴重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16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限制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14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年齡有限制嗎
2021-03-07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