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火車發生人身損害應向誰主張賠償責任?
解答:
鐵路旅客運送期間因第三人侵權造成旅客人身損害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鐵路運輸企業有過錯的,應當在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鐵路運輸企業承擔賠償責任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車外第三人投擲石塊等擊打列車造成車內旅客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要求鐵路運輸企業先予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鐵路運輸企業賠付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5日起正式施行。司法解釋明確規定,鐵路運輸企業若舉證證明是不可抗力造成的,或者受害人故意以臥軌、碰撞等方式造成的,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司法解釋重申,因鐵路運營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由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即使鐵路運輸企業已充分履行了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也只有在受害人不聽從值守人員勸阻或者無視禁行警示信號、標志硬行通過鐵路平交道口、人行過道,或者沿鐵路線路縱向行走,或者在鐵路線路上坐臥而造成人身損害等有限情形,才能免除鐵路運輸企業的賠償責任。而在更多的情形下,只能是適當減輕鐵路運輸企業的賠償責任。
司法解釋規定,因受害人翻越、穿越、損毀、移動鐵路線路兩側防護圍墻、柵欄或者其他防護設施穿越鐵路線路,偷乘貨車,攀附行進中的列車,在未設置人行通道的鐵路橋梁、隧道內通行,攀爬高架鐵路線路,以及其他未經許可進入鐵路線路、車站、貨場等鐵路作業區域的過錯行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根據受害人的過錯程度適當減輕鐵路運輸企業的賠償責任。
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鐵路運輸企業未充分履行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受害人有上述過錯行為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在全部損失的80%至20%之間承擔賠償責任;已充分履行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受害人仍施以上述過錯行為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在全部損失的20%至10%之間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司法解釋的規定更加傾向于保護未成年受害人,首先規定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規定監護人及受害人有過錯的,應按照其過錯程度適當減輕鐵路運輸企業的賠償責任。該負責人表示,無論何種情形,即使鐵路運輸企業已充分履行了安全防護、警示等義務,也要承擔不低于50%或者40%的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算金額超出合同金額怎么辦
2021-01-27旅游團強迫購物維權途徑有哪些
2021-03-11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的規定
2020-12-28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注冊公司需要提供的資料及步驟有哪些
2021-01-05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工傷鑒定過了有效期怎么辦
2021-01-10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