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方再次轉讓期房怎么辦(《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目前我國的法律、行政法規并未明文禁止預售商品房再行轉讓。《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預售商品房轉讓問題的決定》中規定:“自2004年4月26日起,預購人購買的預售商品住房應當在竣工并取得房地產權證后進行轉讓,并按規定辦理房地產轉移登記;在取得房地產權證前,房地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預售商品住房轉讓的預告登記”。這里所限制的是當事人在取得房地產權證之前的再轉讓行為,即買方可能要承擔實際無法取得房屋登記產權的風險;但并不影響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
賣方在尚未取得房地產權證之前,雖不能享有房屋所有權,但享有買賣合同上的債權;而債權轉讓是我國《合同法》賦予合同當事人的權利之一,沒有理由不允許當事人轉讓自己的合同權利。因此,賣方將期房再予轉讓并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所以,在實踐中買賣雙方可采用下列兩種方式來處理未取得所有權證的房屋轉讓問題:
第一種處理方式是在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中附合同生效的條件,即告知買方簽訂買賣合同時尚未取得小產證,待賣方取得房地產權證后及時辦理房屋交易過戶手續。民法典生效之前的規定:《合同法》第45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但是,如果賣方惡意不辦理房地產權證并主張與買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時,根據《合同法》第45條規定,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所以,買方可以要求賣方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賠償違約行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第二種處理方式是買賣雙方先簽署購買房屋的意向協議書,約定待賣方房地產權證辦理完畢后,雙方再簽署正式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以及辦理過戶手續。
由于期房轉讓限制頗多、變數不定,建議雙方在買賣合同或者意向協議書中增加違約責任條款,提高違約金金額,加大違約成本,限制惡意違約,以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我國法律中并沒有規定期房不可以第二次進行轉讓,但是在轉讓的時候,應當和對方簽訂好相關的合同,以免產生糾紛的時候有法律依據。但是購買期房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險。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工作七年無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1-14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
2020-12-21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是省還是市制定
2020-11-23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第三方支付實現原理是怎樣的
2020-11-12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