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可認定為商品房欺詐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有關法律法規,以下情況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1、銷售現房時,將偽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優質房屋銷售的;
2、銷售現房時,故意隱瞞房屋真實面積,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優質工程從而騙取優質工程加價的;
4、銷售明知不能進入房地產市場進行公開銷售的房屋的;
5、虛標最低價、清盤價等欺騙性價格進行銷售的;
6、故意隱瞞開發商真實身份,或冒充其他開發商名義銷售的;
7、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大眾媒體對商品房做不可實現的虛假宣傳的。
如果開發商在銷售商品房的過程中出現以上幾種情況的,并且開發商是故意或明知的,購房者可以以開發商作出欺詐行為為由而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要求其雙倍賠付。
怎么處理商品房欺詐行為
我國《合同法》第113條第2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商品房買賣過程中因出賣人惡意違約和欺詐,致使買受人無法取得房屋的,可以適用懲罰性賠償。
因商品房欺詐行為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或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時,買受人除可請求出賣人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外,還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這有利于有效制裁和遏制欺詐、惡意違約等摒棄誠實信用原則、嚴重損害市場交易安全的行為,維護守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誠信制度的確立。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開發商賣房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而且有的開發商是屬于把那種質量不過關的房產作為合格房產進行銷售,自己在購買房產之前應當提前幾個月了解一下相關信息。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1-18怎么打官司
2021-02-06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重慶商標注冊有什么流程
2021-03-22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