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網絡合同詐騙的定罪量刑
我國刑法理論把由犯罪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以及犯罪客體等諸要件組成的具有特定的犯罪性質和社會危害性的有機整體概括為犯罪構成。合同詐騙犯罪有其特定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根據這一規定,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行為人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目的,隱瞞事實、制造假象,騙得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利用與對方當事人簽訂虛假的經濟合同或對方履行合同的機會,騙取對方數額較大的財物或者貨款,具備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構成合同詐騙罪。
二、擾亂網絡秩序的社會危害性
當社會發展到信息化時代,以無限的網絡虛擬空間保障信息的儲存和傳遞成了信息社會的必然選擇。網絡虛擬空間的出現,為人們在虛擬空間自由、快捷、便利、高效地開展經濟、文化和其他社會活動提供了可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提高經營效率成為競爭的必要手段,而降低經營成本,則是提高經營效率的基本途徑,網上交易也就應運而生。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任何商家都可以在網上設立一個自己的網站,為自己、也為他人提供一個交易平臺,把經營的成本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對于消費者來說,商家的網上經營也意味著網上商品價格的相對低廉,而其選擇面廣、搜索方便、易于通過各種商品價格信息的比較了解行情,進行公平交易,從而網上交易日益成為買賣雙方樂于選擇的現代經濟生活方式。但是,由于進入網絡的虛擬空間,人們相互之間沒有直接的接觸,彼此僅以對方提供或者從公共平臺獲取的信息為聯系的依據,這就給不法分子利用虛假信息牟取非法利益留下了鉆空子的機會,從而也給網絡經濟蒙上了陰影。從宏觀上看,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是人們在虛擬空間安全交易的保障。一旦信息失真,就可能造成網絡秩序的混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定
2020-12-21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