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名商標的保護原則有哪些
1、馳名商標按需保護原則
馳名商標按需保護原則是指:在通常情況下,如果商標注冊人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注冊的商標足以使得其獲得與馳名商標同等水平的保護,則無需再對商標權人提供馳名商標的保護。對于何為同等水平的保護,至少需要從停止侵權及賠償損失兩方面進行考量。
如果商標注冊人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注冊的商標僅能夠制止侵權行為的發生,但無法獲得經濟損失賠償,則此時應認定依據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注冊的商標無法獲得與馳名商標同等水平的保護,依據按需認定的原則,便有必要對商標注冊人提供馳名商標的保護。
2、馳名商標淡化保護規則
通常情況下,只有符合下列條件,馳名商標所有人才可以獲得反淡化保護,即:如果被訴商品的相關公眾在看到該商品中所使用商標時雖會想到原告的馳名商標,但卻能認識到被訴商品并非由原告提供或與其有特定關聯,則該馳名商標可以獲得反淡化的保護。
之所以設定上述認定條件,是因為馳名商標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所具有的”馳名商標”與其”所有人”在”特定商品或服務”上的”唯一對應關系”,而反淡化保護的目的亦在于使得這一唯一對應關系免遭破壞。因通常而言,如果被訴商標的相關公眾在看到被訴商標時,雖能聯想到在先的馳名商標,但卻可以認識到二者并非由同一主體提供或并無特定關聯,則從長遠來看,此種情況將會導致相關公眾在看到與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時,無法當然地將其對應到該馳名商標所有人,從而使得馳名商標所具有的唯一對應關系受到破壞,產生淡化的可能性。
3、淡化認定層次分析法
被訴商品的相關公眾如果具有下列三個層次的認知,則該馳名商標將可以受到反淡化的保護:
第一層次的認知是指被訴商品(而非馳名商標核定使用商品)的相關公眾對于”馳名商標”與其”所有人”在”特定商品或服務”上的”唯一對應關系”有所認知。
第二層次的認知是指被訴商標的相關公眾在看到被訴商標時能夠聯想到原告馳名商標。通常而言,如果被訴商標與原告馳名商標相同或具有很高的近似程度,則較易產生第二層次的認知。
第三層次的認知是指被訴商標的相關公眾能夠認識到被訴商標與原告馳名商標并無關系。這一認知的產生亦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原告馳名商標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檔次、經營特點,該馳名商標所有人是否存在跨行業經營的情形等等。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與普通代理相比,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的代理有什么特點?
2021-01-29出讓土地轉讓條件有哪些
2021-02-25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正常房屋被納入危房改造,補償很低,該如何維權
2020-11-18無證房屋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2-09離婚時對拆遷補償是怎么分割的
2021-02-15司法強拆可以上訴嗎
2021-03-02征地拆遷貨幣補償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020-11-11新農村建設拆遷按面積補償還是人口補償
2021-03-12公益征地賠償標準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