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錯誤執行被申請賠償案件占六成
此次出臺的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先予執行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賠償。
最高法相關負責人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非刑事司法賠償審判實踐中,被申請賠償的司法行為主要是錯誤執行和違法保全,這兩類案件分別占非刑事司法賠償案件的60%和25%左右,合計占非刑事司法賠償案件的80%以上。為此,《解釋》著重對錯誤執行和違法保全這兩類侵權行為進行了規范。
《解釋》第四條規定,違法采取先予執行的措施,包括違反法律規定的條件和范圍先予執行、超出訴訟請求的范圍先予執行及其他違法情形。
此外,法院執行未生效法律文書、執行超出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數額和范圍、違法執行案外人財產等都被列入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的范疇。
非刑事司法賠償引入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解釋》的規定,非刑事司法賠償案件中,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人身權造成精神損害的,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這是司法解釋中首次規定非刑事司法賠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最高法相關負責人表示,非刑事司法賠償以財產損害賠償為主,但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侵犯公民人身權的,也應當對人身損害予以賠償。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精神損害賠償適用于行政賠償、刑事賠償中侵犯人身權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未明文規定適用于非刑事司法賠償。
但是,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實施違法拘留,毆打、虐待等行為,侵犯公民人身權,造成的損害后果有可能不亞于行政賠償、刑事賠償中的損害后果。為此,《解釋》將精神損害賠償首次引入非刑事司法賠償領域,完善了國家賠償法精神損害的適用范圍。
本文旨在傳播更多信息,無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告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