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人冤枉偷東西可以索賠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被他人冤枉偷東西的,如果被司法機構追究刑事責任,非法侵害了利益的,可以申請國家賠償,但不能向冤枉自己的人請求賠償。
第十七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對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四)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如何認定誣告陷害罪
1.誣告陷害罪與錯告或檢舉失實的界限。二者在客觀上都表現為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的犯罪事實與客觀事實不相符合。區分它們的關鍵是,前者明知自己告發的是捏造的犯罪事實,具有陷害他人的故意;后者認為自己告發的是真實犯罪事實,沒有陷害他人的故意。要判明這一點,就必須查明行為人告發的背景、原因、告發的事實來源、告發人與被告人之間的關系等等。
2.誣告陷害罪與誹謗罪的界限。二者的共同點表現在都是捏造事實,而且誹滂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實,但前者是對人身權利的犯罪,后者是對名譽的犯罪。它們在構成要件上的主要區別是:(1)客觀行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后者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并不告發,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則構成誹謗罪。(2)主觀方面不同:前者旨在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旨在破壞他人名譽。
3.誣告陷害罪與報復陷害罪的界限。二者都表現為陷害他人,但前者的法益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后者的法益是公民的民主權利。二者在構成要件上的區別是:(1)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2)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后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3)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后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4)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捏造犯罪事實,并向有關機關告發的,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征,應定誣告陷害罪,不以報復陷害罪論處。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被他人冤枉偷東西的,如果被司法機構追究刑事責任,非法侵害了利益的,可以申請國家賠償,但不能向冤枉自己的人請求賠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拆流程
2020-11-12告行政機關時行政機關來取證不給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0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投保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25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土地承包合同的訂立程序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