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行政強制措施的特點有哪些
律師回答:
(1)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預防、制止或控制危害社會的行為產生。一般說,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原因,有時是為了預防危害社會行為產生,有時是為了制止危害社會行為的繼續,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因此,行政強制措施帶有明顯的預防性、制止性。
(2)行政強制措施的內容大致包括人身和財物兩大類。
(3)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處理決定緊密相連,常常是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理決定的前奏和準備;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理決定,首先要進行調查研究,為此就需要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使被調查的人與財產保持于一定狀態,調查才得以順利進行。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也緊密相連,常常是執行機關作出行政強制執行的準備和前奏。執行機關在作出財產方面的行政強制執行前,必須防止被執行人逃匿財產,這就需要對被執行的財產采取保全措施,行政強制措施不僅具有預防性和制止性,而且還具有臨時性。
(4)行政機關是否有權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有法律的授權,并嚴格依照法律的規定辦事。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五十四條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濫用職權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第五十五條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五十六條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認為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違反政紀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該行政機關或者其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認為有犯罪行為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檢察機關。
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九條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第六十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人身損害賠償包括的項目、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2021-02-09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