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及認定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故受讓人取得機動車時,“善意”、“合理對價”、“交付及登記”這三個要件必須同時具備,否則不能成立善意取得。
1.受讓人受讓機動車時為善意
善意抑或惡意皆是人的心理狀態,實踐中較難認定,但在實務操作中仍須有判斷的標準。所謂善意,是指受讓人在受讓標的物時不知道而且不應當知道讓與人無處分權,就動產善意取得而言,只有在讓與人占有動產的情況下進行處分,受讓人才有可能是善意的,若讓與人未占有動產,受讓人則或明知或應知其無處分權,此時均都不應認定為善意。具體到機動車的善意取得中,受讓人與無處分權人交易時,必須查看機動車的《行駛證》、《登記證書》、轉讓協議、委托授權、法律文書及身份證件等證據材料。如果無權處分人無法移交此類證據證明其有權處分,受讓人就應懷疑該車的來源是否合法,若受讓人此時仍堅持進行交易,顯然其不具有善意。
2.以合理的價格受讓
無償取得機動車的,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至于有償情況下的合理價格,二手車市場一般有一個行業公認的二手車的折舊價格,可以此作為確定受讓人的交易價格是否“合理”的參考標準。
3.受讓的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登記”與“交付”問題是機動車善意取得制度中最具爭議的問題。《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了機動車等特殊動產的登記只是物權變動的對抗要件,而不是生效要件。故有觀點認為機動車只要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即取得機動車的所有權,換言之,機動車所有權的取得,不以登記為必要。原所有權人的物權追及效力阻斷,受讓人成立善意取得,原所有權人只能向無權處分人要求賠償損失。筆者認為此種觀點并不正確,理由闡述如下:
第一,《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一)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故法律對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必須辦理登記手續已做規定,機動車屬于轉讓應當登記的財產。
第二,《物權法》并沒有規定交付是機動車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并非無權處分人將機動車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就取得機動車的所有權。《物權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但該條款留有“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的“空間”,即,動產物權變動自交付時生效,是動產物權變動的一般原則,第二十四條則對機動車等特殊動產物權變的變動作了特殊規定。此外,《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條也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條款。
第三,《物權法》第二十四條和第一百零六條適用的目的不同,指向的第三人也不同。第二十四條的立法目的是解決原權利人向受讓人轉讓機動車時,第一受讓人與第三人的權利沖突問題,如“一車兩賣”問題。而第一百零六條適用的前提是無權處分,目的是解決原合法權利人與善意受讓人的權利沖突問題。李某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汽車的所有權。
第四,依據《物權法》第二十四條,登記僅是機動車的物權變動對抗要件,機動車轉讓不是必須進行登記。但是在判斷適用善意取得時,則應以登記為準。因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都不能對抗,則更不能對抗原權利人。換言之即為“經過登記,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據此,在受讓人的物權主張與已登記的原權利人的物權主張發生沖突時,原登記權利人的物權應得到法律保護。
第五,從物權的追及效力考慮,物權成立后,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物權人均可追及至物之所在以行使物權的法律效力。物權未按法定方式公示者,不具有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即對善意第三人不具有追及效力。反言之,也就是,物權經過了法定的公示,就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具體到機動車,其權利人只要經過了登記這一法定的公示方法,即便第三人是善意的并且支付了合理價格,原權利人仍然可以向其行使追及權。此種情況下,不存在善意取得的適用。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機動車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及認定方法的相關問題。讓人取得機動車時,“善意”、“合理對價”、“交付及登記”這三個要件必須同時具備,否則不能成立善意取得。受讓人受讓機動車時為善意;以合理的價格受讓;受讓的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復議機關責令重作但原行政機關不履行怎么處理
2021-02-08什么是現房,購房者買現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2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集體土地出讓需要村民簽字嗎
2021-01-04出讓土地自建房違法嗎
2021-01-16拆遷獎勵需要在拆遷補償協議里面約定嗎
2021-01-12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