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過錯審查什么內容
1、患者的知情權、醫療措施選擇權有沒有得到保障,如答案是否定的,則繼續考察上述權利的被侵犯與本案后果之間的關系。通常,鑒定機構審查的范圍是病案中有無相關告知書、同意書等書面證據。
缺少這類證據,即可直接認定醫療機構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但有的案例中雖然這類告知書不欠缺,但告知內容欠缺,如沒有詳盡告知,或恰恰沒有告知會出現本案這樣的后果等;
對醫療機構告知說明義務的履行審查完畢后,針對未完成這一義務者,就要繼續審查該不作為是否與損害后果有關。這方面,重點審查的是,如果醫療機構積極有作為,患者是否會有不同的意思決定?如果患者作出了不同的意思決定,是否能夠避免本案后果的發生?如果能或避免的可能性較大,則該不作為就與損害后果有因果關系。如果仍不能,則排除該不作為的因果關系。
2、根據患者病情所實施的必要的檢查是否完善(不包括過度檢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繼續考察該不作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3、采取的診療措施是否得當,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繼續考察該不當的診療行為與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大體上,醫療損害案件中,鑒定機構對因果關系的審查,主要就是圍繞上述三個方面進行的。上述第三個方面的審查范圍非常寬泛,也至關重要,因為幾乎所有的醫療損害案件最終都要回到這方面的審查上來。而且,隨著醫療機構更注重形式上的規范性,知情權、選擇權的突破口漸漸被封堵。因此,在鑒定程序中對有關診療措施是否得當的審查,就成為重中之重。
二、醫療事故與醫療過錯區別
1、概念上的區別。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醫療過錯是指醫療事故以外,由于醫院的過錯,造成患者人身傷害的過錯。
2、醫療事故與醫療過錯在適用法律上存在差異,從而在鑒定、賠償數額等存在明顯不同。
前者主要依據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后者主要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醫療事故的鑒定機構是醫學會,醫療過錯的鑒定機構是司法鑒定機構。按照醫療事故賠償所得要低于按照醫療過錯賠償所得。由于醫療事故鑒定被限定在糾紛醫院所在地的醫學會,鑒定的專家和糾紛涉及的醫院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被認為是兄弟之間的鑒定,鑒定專家不需對鑒定結果承擔任何責任,所以其鑒定的公正性被廣泛質疑。醫療過錯的鑒定機關沒有地域限制,且鑒定人員為法醫,鑒定人員對鑒定結果負責,鑒定相對公正,曾經有統計,在不被鑒定為醫療事故的醫療侵權中,有70%以上被鑒定為醫療過錯。
之所以出現醫療事故與醫療過錯的區分,除了與目前法制現狀有關外,很重要的原因與目前醫療事故鑒定缺乏公正有直接的聯系。由于醫療侵權的特殊性、復雜性,此二元制的現象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持續存在。
3、關于醫療事故與醫療過錯的關系,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案中應當處理好《民法通則》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之間的關系。
對于鑒定機關認定不構成醫療事故,但在審理中有證據能夠認定醫療機構確實存在過錯,應當根據《民法通則》關于過錯責任的認定,確定醫療機構應當承擔的責任。
4、醫療事故鑒定與司法鑒定的關系。
在醫療事故糾紛處理過程中往往涉及多個鑒定,以至重復鑒定。對此,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的規定,在訴訟中,交由醫學會組織鑒定。對不構成醫療事故,當事人要求對醫療機構的過錯以及傷殘等級進行鑒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對外委托司法鑒定管理規定》組織鑒定。
5、醫療糾紛中舉證責任倒置與正置的關系。
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中的規定是舉證責任的倒置,但只是部分舉證責任倒置,即涉及醫方是否有醫療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負舉證責任。關于患者與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醫患法律關系,患方是否存在損害事實、是否存在實際損失、損失多少等,屬于舉證責任正置,舉證責任在患方。只有患者提供的證據達到《民訴法》第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人民法院才予立案受理。經過審理,只有患方對其負有舉證責任倒置才有意義。否則,應當依法駁回。
我們發現醫療過錯與醫療事故罪,二者都表現為行為人在醫務工作中有違規和不負責任的表現,都給被害人造成了損害。并且這都屬于過失行為。但區分二者的關鍵就在于,是否造成了就真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了就診人的身體健康。要是并沒有沒有造成這樣的結果,就只能作為一般醫療事故處理,而不應認定為犯罪。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規則是什么?
醫療過錯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醫療過錯與醫療過失如何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什么樣的無證房在拆遷中有補償
2021-01-24違反環境保護法怎么處罰
2021-01-25哪些殘疾人可以獲得醫療救助救助措施
2021-03-04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