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管合同的特征是什么
1、保管合同是提供勞務的合同。保管合同以物的保管為目的,保管人為寄存人提供的是保管服務。保管合同的履行,僅轉移保管物的位置,而對保管物的所有權、使用權不產生影響。
2、保管合同是實踐合同。就保管合同而言,僅有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還不能成立,還必須有寄存人將保管物交付給保管人的事實,《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時成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p>
3、保管合同是雙務不要式合同,有償或無償須根據當事人約定。
二、保管合同的違約責任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一)違約責任
1、《合同法》 規定,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質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應當將有關情況告知保管人。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損失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保管人因此受損失的,除保管人知道并未采取補救措施的以外,寄存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合同法》規定,保管人違反規定將保管物轉交第三人保管,對保管物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保管期間屆滿或者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的,保管人應當將原物及其孳息歸還寄存人。如果因違約行為使對方失去實際上可獲得的利益,包括利息的損失、自然孳息損失、利潤損失等,應當賠償受害方所遭受的損失。
(二)保管合同的違約責任的免除
一是因不可抗力而免責。不可抗力是當事人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保管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不是當事人主觀上的過錯所引起的,因此,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有關當事人即可依法免除違約責任。
二是受害人對于損失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違約方的責任。
從保管合同的特征中可以了解到,實踐中如果當事人僅僅是達成了合意,也簽訂了保管合同的,此時合同還不能成立。因為保管合同屬于實踐合同,那合同的成立就要求寄存人實際交付了保管物給保管人之后,雙方之間訂立的保管合同才能成立。若是保管物丟失或者遭受了毀損的,此時保管人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保管合同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保管合同和倉儲合同的不同有哪些
保管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律師費誰出
2021-03-23產品侵權的舉證責任誰來承擔
2020-12-20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再次指定管轄禁止
2021-01-21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