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變更的概念
合同的變更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指合同主體和內容的變更,前者指合同債權或債務的轉讓,即由新的債權人或債務人替代原債權人或債務人,而合同內容并無變化;后者指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變化。狹義的合同變更指合同內容的變更。從我國合同法的第五章的有關規定看,合同的變更僅指合同內容的變更,合同主體的變更稱為合同的轉讓。
合同變更是合同關系的局部變化(如標的數量的增減、價款的變化、履行時間、地點、方式的變化),而不是合同性質的變化(如買賣變為贈與,合同關系失去了同一性,此為合同的更新或更改)。合同標的的變更是否屬于合同變更,理論界有不同看法(關鍵在于變更協議是否以原合同的主要權利義務為基礎)。
二、合同變更的要件
1.原已存在有效的合同關系。合同的變更,是改變原合同關系,元原合同關系便無變更的對象,所以,合同變更以原已存在合同關系為前提。同時,原合同關系若非合法有效,如合同無效、合同被撤銷、追認權人拒絕追認效力未定的合同,也無合同變更的余地。
2.合同內容發生變化。合同-內容的變化包括:標的物數量的增減;標的物品質的改變;價款或者酬金的增減;履行期限的變更;履行地點的改變;履行方式的改變;結算方式的改變;所附條件的增添或除去;單純債權變為選擇債權;擔保的設定或取消;違約金的變更;利息的變化。
3.經當事人協商一致,或依法律規定。《合同法》第77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合同變更通常是當事人合意的結果。此外,合同也可能基于法律規定或法院裁決而變更,如《合同法》第54條規定,一方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對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合同予以變更。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應遵守其規定。
三、合同變更的效力
合同變更的實質在于使變更后的合同代替原合同。因此,合同變更后,當事人應按變更后的合同內容履行。
合同變更原則上向將來發生效力,未變更的權利義務繼續有效,已經履行的債務不因合同的變更而失去合法性。
合同的變更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的權利。原則上,提出變更的一方當事人對對方當事人因合同變更所受損失應負賠償責任。
合同變更后若是雙方對合同的變更存在異議當及時咨詢相關法律人士,合同所牽扯的一般有關金錢利益雙方當對此謹慎小心,必要的時候委托律師處理相關問題也是非常省事省力的。
閱讀延伸:
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勞動合同變更有哪些程序
勞動合同變更有哪些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