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類型當中就包括了運輸合同,一般在涉及到大宗貨物的運輸時,因為需要由專門的承運人來運輸貨物,自然需要與承運人簽訂相應的合同,以此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當然,就運輸合同而言也是有可能產生爭議的,而此時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那運輸合同管轄法院是哪個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運輸合同的運輸期間
合同中有明確的約定期間,通常情況下,雙方應當按照約定期間履行合同;但在遇到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件而不得不延長約定的期間時,承運人應當在合理期間內完成運輸義務,即雙方按照合理期間來履行合同。
所謂約定期間是指,承運人和旅客或托運人在運輸合同中約定的運輸到達日期、時點或時段。通常,在客運合同中,約定期間在車票、機票或船票上載明;在貨運合同中,約定期間在貨物運單上載明。承運人未按照約定的時間將旅客或貨物運到約定地點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所謂合理期間是指,合同雙方為約定具體的運輸期間時,按照有關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規定或行業習慣規定的運到期間;或在運輸的過程中遭遇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件而不得不延長運輸期間的,事件消除以后剩余的約定或者規定的運輸到達期間應視為合理期間。在后一種情況下,因為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件是承運人延長運輸期間的合理事由,所以在遇到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件時,承運人應當向旅客或托運人說明情況,雙方可以再約定期間或者按照具體情況來決定運輸期間。如:2008年我國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雪災,鐵路部門遇到這樣的不可抗力,無法與乘客再約定一個到達的時間,只能是盡力而為,這時的合理期間就要看解凍的情況、天氣變化、路途長短等因素來綜合確定。
二、運輸合同管轄法院是哪個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此,判斷運輸合同的管轄時,首先應當判定所發生的糾紛時侵權糾紛還是合同糾紛,如果是合同糾紛,適用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如果是侵權糾紛,則適用第三十條的規定。
此時的管轄法院就包括運輸始發地的法院、運輸目的地的發運或者是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而在一般這類的案件其實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進行管轄,但要是涉及到的金額比較大的話,其實也是可以由中級人民法院來行使管轄權。
貨物運輸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貨物運輸合同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合同訂立時需要注意的哪些法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整形美容失敗可否要求醫療損害賠償
2020-12-02河道整治拆遷的紅線范圍
2021-03-04員工獲得激勵股權能否轉讓
2021-02-02股權轉讓
2021-03-15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農民承包的土地流轉后,還能確權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