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類型當中就包括了運輸合同,一般在涉及到大宗貨物的運輸時,因為需要由專門的承運人來運輸貨物,自然需要與承運人簽訂相應的合同,以此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當然,就運輸合同而言也是有可能產生爭議的,而此時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那運輸合同管轄法院是哪個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運輸合同的運輸期間
合同中有明確的約定期間,通常情況下,雙方應當按照約定期間履行合同;但在遇到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件而不得不延長約定的期間時,承運人應當在合理期間內完成運輸義務,即雙方按照合理期間來履行合同。
所謂約定期間是指,承運人和旅客或托運人在運輸合同中約定的運輸到達日期、時點或時段。通常,在客運合同中,約定期間在車票、機票或船票上載明;在貨運合同中,約定期間在貨物運單上載明。承運人未按照約定的時間將旅客或貨物運到約定地點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所謂合理期間是指,合同雙方為約定具體的運輸期間時,按照有關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的規定或行業習慣規定的運到期間;或在運輸的過程中遭遇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件而不得不延長運輸期間的,事件消除以后剩余的約定或者規定的運輸到達期間應視為合理期間。在后一種情況下,因為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件是承運人延長運輸期間的合理事由,所以在遇到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件時,承運人應當向旅客或托運人說明情況,雙方可以再約定期間或者按照具體情況來決定運輸期間。如:2008年我國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雪災,鐵路部門遇到這樣的不可抗力,無法與乘客再約定一個到達的時間,只能是盡力而為,這時的合理期間就要看解凍的情況、天氣變化、路途長短等因素來綜合確定。
二、運輸合同管轄法院是哪個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此,判斷運輸合同的管轄時,首先應當判定所發生的糾紛時侵權糾紛還是合同糾紛,如果是合同糾紛,適用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如果是侵權糾紛,則適用第三十條的規定。
此時的管轄法院就包括運輸始發地的法院、運輸目的地的發運或者是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而在一般這類的案件其實都是由基層人民法院進行管轄,但要是涉及到的金額比較大的話,其實也是可以由中級人民法院來行使管轄權。
貨物運輸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貨物運輸合同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合同訂立時需要注意的哪些法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配備勞資專管員嗎
2021-01-01離婚夫妻共同債務如何償還
2021-02-17交通事故人身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1-01-26征地補償費用有哪些
2021-02-09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
2020-12-21公司重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2021-03-18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