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的組成要件是怎樣的?
合同的組成要件是當事人主體是格式,完全的是行為能力人,合同所簽訂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
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所謂訂約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既可以是未來的合同當事人,也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訂約主體與合同主體是不同的,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是實際享受合同權利并承擔合同義務的人。
2、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依法”進行的。所謂“依法”簽訂合同,是指訂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由于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權利和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所享有和承擔的,所以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如果當事人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認和保護,這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訂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義。
3、當事人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協商一致。即合同必須是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所謂協商一致,就是指經過談判、討價還價后達成的相同的、沒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應具備要約和承諾階段。要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如果合同沒有經過承諾,而只是停留在要約階段,則合同未成立。合同是從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交涉開始,由合同要約和對此的承諾達成一致而成立。
以上只是合同的一般成立條件。實際上由于合同的性質和內容不同,許多合同都具有其特有的成立要件。
二、生效要件規定是什么?
《合同法》規定,生效的合同應具備以下條件:
1、當事人具有相應訂立合同的能力,即合同主體據以獨立訂立合同并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的主體資格。這就要求簽訂合同的法人必須具備法律或章程規定的業務活動能力,而公司的代理人必須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合同雙方簽訂合同時,必須處于自身真實的意思在合同上簽字,沒有重大誤解,沒有欺詐、脅迫等情況。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要求合同簽訂的目的符合法律規定,有利于社會公共利益,如簽訂買賣毒品的合同就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是無效合同。
在當代社會合同要想成立的話,那么必須要符合最基本的一個構成的要件,根據我國《合同法》當中的規定,基本構成要件在主體方面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人進行簽訂的。其次,就是內容沒有違反到國家的強制性規定。
未簽勞動合同試用期辭職有沒有補償?
簽5年勞動合同辭職是否有補償
解除購房合同有什么事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是否需要通知顯名股東
2020-11-09借款合同無效后保證人能否免責
2021-01-31對于實習期員工口頭辭退可以嗎
2021-01-05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聯合懲戒對象申請移出核查期限
2020-12-21不登記結婚小孩可以上戶口嗎
2021-01-10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