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73條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項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但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這一規定標志著代位權制度在我國的確立,是現行《合同法》的一大創新和貢獻。此后,在僅有30條的《合同法解釋》中用12條的篇幅對代位權制度進行了解釋。但這些解釋卻對代位權的適用產生了與傳統的代位權理論的出入。本文僅就債權人代位權制度是否可適用于非金錢債務、該制度是否應捍衛債權平等保護原則及其與相關訴訟程序的交叉與沖突這幾個問題進行論述。一、債權人的代位權制度與債權平等保護原則代位權的傳統理論中強調“入庫規則”——所謂“入庫規則”,是指依傳統的債權人代位權法理,行使代位權取得的財產應先歸入債務人的一般責任財產,然后再由債權人依據債的清償規則從債務人那里接受清償。傳統意義上的債權人代位權,強調保全債務人的財產以期確保各個債權人能平等地受償。也就是說,代位權實行的效果,并不是為了滿足債權的實現,而是準備債權的實現,因而,有學者把它稱之為強制執行的預備功能。[1]實際上就是強調該制度對所有的債權人均為平等的保護,作為同一債務人的債權人,均應屬地位平等者,這也是私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具體體現。基于代位權的行使而使債務人財產的增加,對于所有債權人均為概括的擔保,而非針對進行代位權訴訟的某些特定債權人。雖然在我國合同法的立法的過程中,若干草案均強調了代位權中債權人平等受償的特點,但有學者認為這一規則也有一個問題,即對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激勵不足,詳言之,債權人辛辛苦苦行使代位取得的成果,卻由其他的債權人“搭便車”平等受償,因而該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動機就會打上某種程度的折扣。[2]韓*遠先生還撰文論證“入庫規則”的修正觀點,引入債的抵消制度來證明我國代位權并未絕對地與入庫規則相悖,較之前種論斷更具說服力,但無論哪種觀點,在理論上并不是無懈可擊的。其致命的弱點即破壞了債權平等性原則及合同相對性規則。本文認為應堅持入庫規則,以保障債權人的平等利益,這也是債權平等保護原則的內在要求。首先,在合同的保全中,債權人不像擔保權人那樣能夠實際掌握、控制實現債權的財產,也不能對第三人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行使代位權并不意味著可以優先受償,而是為債權的實現創造條件。如日本民法及其判例及臺灣民法,均認為可以使債權人代為受領第三人對債務人的給付,但代為受領并非優先受償,債權人有保存義務,代位權行使的私法上的效力直接歸屬于債務人,其標的仍為一般債權人的共同擔保物。其次,對于有學者提出的債權人的代位權訴訟使其他債權人的“搭便車”之說,此說欠妥,就如同破產申請,先提出申請的人并不能必然優先受償一樣,某一債權人行使代位權,并不意味著就必然享有優先受償權。如果認為代位權行使的結果不歸屬于債務人,直接地歸屬于債權人,將無異于使債權人代位權轉化為債務人債權的法定移轉,結果債權人并非以自己的名義行使他人的權利,而是在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自己的權利,顯然有悖于代位權制度的基本含義。債權人若要滿足自己的債權,需要另外采取訴訟可強制執行的方法。再次,從合同相對性觀點而言,雖然理論上認為合同保全屬于合同相對性的對外擴張或例外,而熟知合同相對性理論的人都應該知道,傳統的民法理論上認為在代位權中債權人僅擁有一定限度的請求權或管理權,債權人行使權利的內容是請求次債務人向債務人履行到期債務,間接保障債權人的債權。這實際上仍然是在恪守合同的相對性規則,此行為對所有已屆履行期的債權人而言都只是增加了債權實現的可能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的概念
2021-03-12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巖汪湖鎮政府劃撥土地轉讓補辦出讓手續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