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有錯,這是民事訴訟
申請回避是我國法院處理案件必須遵守的一項回避制度。這對于案件的進展以及處理案件的公平性有很大的幫助。那么,應如何申請回避呢?下面就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自行申請回避的情形的相關內容。以供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行申請回避的情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和勘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本案的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當事人是實體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只能以當事人的身份參加訴訟,而不能以當事人和辦案人員的雙重身份出現,所以必須回避。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是指本案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所謂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是指案件的處理結果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審判人員自身的利益。這種利vv害關系,既可能是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也可能是事實上的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其他關系,指除上述關系以外的其他關系。比如,與當事私交甚篤的同學、朋友或與當事人積怨很深的仇人、對手,等等。這些關系,只要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就應當回避。上述三個條件,只要具有其中之一,審判人員即應自動回避,當事人也有權申請他們回避。
以上關于審判人員回避的規定,同樣適用于本案的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從理論上說,適用回避制度的人員是在審判活動中具有一定審判職能或代行某種職能的人,上述人員雖非審判人員,但都擔當或執行本案有關任務,參與案件審判,為確保審判公正,具有法定情形的,亦應回避。
申請回避的時間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當事人只要在限定時間內提出回避申請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即應暫時停止審理或參與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緊急措施,若因當事人申請回避而停止執行職務,勢必給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仍應及時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須暫停。比如有的財產案件,當事人要轉移爭議的標的物,急需采取查封、扣押等保全措施,即使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審判人員仍應履行職責,迅速果斷地采取措施。
申請回避是當事人享有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應切實保障當事人行使這一權利。法律規定回避制度,是法律的嚴肅性和法制的民主精神的體現,它可以避免案件承辦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訴訟過程中偏袒親友,減少徇情枉法現象,保證案件得以公正處理,從而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以保護。
申請回避一般有當事人的近親屬和與本案有這一定關系的人。為了避免有關不公平裁決的發生情況,法律規定可以進行自行申請回避的制度,這對案件的公平性有一定的幫助。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若雙方離婚,財產歸另一方約定是否有效
2021-02-22名下沒有財產可以做擔保嗎
2020-11-08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7醉酒駕車判刑多長時間?
2020-12-21受強制措施是否享受年休假
2021-02-19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