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權(exceptiononadimpleticontrattus)又稱不履行抗辯權或履行合同的抗辯權,它是指雙務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在它方未做出對待給付之前,有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性質上屬于延期的抗辯權或一時的抗辯權,其功能主要有兩個:擔保自己債權之實現和迫使他方履行合同。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是合同履行的重要制度,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法律都確立了此項制度,我國新合同法第60條也對此作了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未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該條確立了我國合同履行中的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由于合同法之規定過于原則,當前在該制度的理解和適用中,出現了一些分歧和諸多疑難問題,諸如主給付義務和從給付義務之間是否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在一方違約后另一方如何行使該抗辯權?如何限制一方在對方違約時濫用該抗辯權?何種情況下不適用該抗辯權?等等。本文擬從同時履行抗辯權適用之構成要件入手闡明什么條件下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以解決實踐中所遇到的部分問題。依我國合同法第60條之規定,在我國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同時具備如下條件: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債務均已屆清償期,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履行是可能的.下面逐一分析該適用之構成要件。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同時履行抗辯權之適用,以“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為要件,該要件應具備的因素有:雙務合同、基于該雙務合同產生的債務、對待給付關系,分別闡述如下:(一)、雙務合同雙務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負有給付義務,另一方負擔對待給付義務的合同。雙務合同是在學理上與單務合同相對應,絕大多數合同都是雙務合同。同時履行抗辯權只能發生在雙務合同中,單務合同中不能行使此項權利,因為同時履行抗辯權產生的法律基礎在于給付與對待給付之間的不可分離關系,學理上稱為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根據我國新合同法有名合同類別,以下幾類合同中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買賣合同、租賃合同、承攬合同、運輸合同、倉儲合同、有償保管合同、有償委托合同、有息借款合同等。另外雇傭合同、保險合同等合同也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對于繼續性供給合同,如供電、水、氣、熱力的合同,是否享有此抗辯權,觀點不統一,但作者傾向于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因為該類合同也是雙務合同,雙方債務也存在牽連性。當一方當事人前一部分履行不符合約定時,另一方可以在后一部分履行中行使抗辯權。(二)、基于同一雙務合同所生債權債務。能夠主張同時履行抗辯者,必須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產生的債務。如果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即使事實上有密切關系,也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三)、存在對待給付關系即互負債務。互負債務是指雙方所負債務之間具有對價或牽連關系。當事人之間的履行和同等履行必須具備各方當事人所認同的同等價值。從各國立法和司法實踐來看,對雙務合同的對價性,僅強調履行與對待履行之間互為條件,互為牽連關系,并不考慮履行性質及實際經濟價值,但要求當事人遵循公平、等價原則。(1)主給付義務與從給付義務。在雙務合同中,經常引起爭議的是主給付義務和從給付義務之間是否具有對價和牽連關系,能否適用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問題。主給付義務,系指構成某種合同類型所必須具有的固有義務;從給付義務是基于誠實信用而發生,其目的在保障及促進滿足債權人之給付利益,債權人可以訴請債務人履行。主給付義務和從給付義務的關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一方不履行主給付義務,另一方有權拒絕履行自己債務,包括主給付義務和從給付義務;另一方面,一方單純違反從給付義務,但已經履行了主給付義務,另一方不得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不過,如果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系時,應認為該從給付義務與對方的主給付義務之間具有牽連性和對價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0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0-12-09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合同保全有哪些功能
2021-02-25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