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不愿意作證怎么辦?只能是自己去做通工作或請公安傳喚其作證。
證人不出庭作證的原因
(一)、證人受傳統落后的思想影響,主觀上不愿出庭作證。自古以來,百姓進衙門都被人們認為是不好的事,同時,“家丑不可外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更是影響甚深。有些人法律意識不強,認為作證就是在人家背后下“黑手”,不是光明正大行為,會被人恥笑。而有些人則缺少正義感,“不關己事,高高掛起”,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怕給自己帶來不便,得不償失,很少考慮到被害人的感受。同時,證人也害怕出庭作證會遭到打擊和報復,給家人帶來不安全。處于以上原因,證人主觀上都不愿出庭作證,甚至不愿作證。
(二)、執法人員執法水平不高,沒有充分認識到證人出庭作證的重要性。目前很多的執法工作人員沒有認識到證人出庭作證的重要性,認為證人證言的書面材料和證人出庭作證的法律效力都是一樣的,在讓證人出庭作證就是多此一舉,浪費時間了。所以,他們在工作中,往往只要求有證人證言備錄在案,開庭是卻不要求證人到庭出庭作證。法庭質證階段時,質證工作也只是走走過場、走形式。即使被告人和其辯護人對證人證言提出疑義時,也不聞不問,這不但損害了被告方的合法訴訟權利,同時也挫傷了證人出庭作證的義務感,他們更加不愿意出庭作證了。
(三)、法律對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相關規定不健全,這是最關鍵的原因,也是前兩條原因的原因。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責任對自己提出的主張向法院提供證據。也就是說,民事訴訟的舉證義務主要是由當事人自己履行。如果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我國目前沒有關于民事訴訟強制證人出庭的規定,也沒有規定證人不出庭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因此,在民事訴訟中,證人不愿出庭作證是不能作出處罰的。
證人不愿意作證怎么辦?在證人不愿意去作證的時候,案件的當事人或公安機關也不能夠強逼他們,但可以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慢慢的磨到對方愿意作證為止。在證人不愿意作證,最好能夠多問問律師具體的情況,律霸網上有許多專業人才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社部:努力實現至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
2020-12-01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驗資費用的收取標準
2020-12-18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