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將在路上撿到的東西占為己有,并且是人為理所當然的,但是在我國國家的法律法規規定中是屬于違法的。那么,拾得遺失物法律責任具體包括哪些呢?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拾得遺失物的當事人若是沒有將遺失物返還給物主,根據案情的嚴重程度進行處罰。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零七條 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第一百零九條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第一百一十一條 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 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第一百一十三條 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二、什么是遺失物
遺失物指非基于遺失人的意志而暫時喪失占有的物,遺失物只能是動產,遺失物的拾得屬于事實行為,不以拾得人有行為能力為必要。遺失物只能是動產,不動產不存在遺失的問題。遺失物也不是無主財產,只不過是所有人喪失了對于物的占有,不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喪失對于物的占有的情況,則有種種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種原因遺失;還有其他的情況,例如直接占有人將物遺丟失,對于間接占有人即所有人來講,是為遺失物。再如,無行為能力的所有人將物拋棄,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權的拋棄。但是所有人為了安全的目的或者其他考慮,將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隱秘的場所,這時所有人并沒有喪失對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遺失物,如果因年長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則為埋藏物或者隱藏物。
綜上所述,關于拾得遺失物法律責任的主要內容中有講到若是兩年之內沒有將遺失物返還的,并且轉讓他人應當支付給當事人遺失物的費用。若是情形嚴重的可以向當地公安部門進行報案處理,并承擔民事責任。當然在遺失物招領的過程中超過六個月無人認領將歸國家所有。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財產侵權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責任,股票可用于債權擔保嗎
2021-01-13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申領失業補助金從什么時候可以領
2020-11-21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農村征地拆遷款都包括哪幾項,補償屬于誰
2021-01-06動遷怎么樣能早知道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