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到了還被羈押怎么辦
如果司法機關在羈押期限屆滿后仍不放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司法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如何處理,法律規定了三種辦法:一是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應當予以釋放;二是對于取保候審超過十二個月或者監視居住超過六個月的,應當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三是變更強制措施,如對被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羈押,改為采取取保候審。
如果到了法定期限不能辦結,對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則上應當釋放。對于還需要繼續偵查、審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或者繼續審理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超過羈押期限應該如何處理
超期羈押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或者監獄執行人員超越法定的期限,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甚或犯人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第九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超期羈押,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可以根據上述法律規定,申請變更或者解除強制措施。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17條規定,對造成人身損害的,國家刑事賠償的范圍為:
(1)對沒有犯罪事實或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
(2)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
(3)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4)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死亡的;
(5)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可見,我國的刑事賠償基本上是以“無罪”賠償和“違法”責任賠償為原則。實踐中,被超期羈押者只有在最終被宣告“無罪”的情況下才可能獲得國家賠償。
羈押不僅僅是一種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也是一種執行的法律手段,但是這種執行時有期限的,在羈押超期的解決上國家法律還是很人性化的,只要是合理合法的,都是會合理解決的。如果對此還有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夫妻抵押離婚后擔保失效嗎
2021-02-02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