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人會跟自己的親戚或者朋友搭伙做生意,但此時并不一定就屬于法律意義上的合伙關系,還需要作出相應的認定才行。那么合伙關系怎么認定呢?如果不幸產生糾紛的話,對當事人關系的認定就顯得很重要。下文中,律霸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介紹。
在我國民事法律體系中,個人合伙既不同于自然人個人,也不同于法人,有其獨有特點。法官判斷當事人間的法律關系是否為合伙,應從合伙的特定入手,即看當事人間是否有合伙協議,是否有符合法律規定的合伙成員,是否共同出資、經營、勞動,有共同的經營利益。具體而言:
合伙協議是合伙成立與存續的必要條件,合伙協議一般應反映出合伙的實質內容,明確合伙人的權利義務,規定合伙的經營方式等。當事人間是否有合伙協議,法官應從以下三方面加以判斷:
(1)當事人間有無書面合伙協議。書面合伙協議是當事人間合伙關系的直接證據,書面合伙協議應對合伙人的出資數額、盈余分配、債務承擔、入伙、退伙、合伙終止等事項作出規定,合伙人在協議上簽字合伙即告成立,不以合伙人是否已出資為成立條件。如果當事人在書面協議中約定立刻出資多少錢,合伙作什么生意,但又約定一方負責日常經營,在合伙期滿后負責經營的一方返還另一方的出資并支付利息。顯然,這種書面協議僅具有合伙之名,實質為一種借貸關系。
(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無該合伙組織的登記。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登記的,反映出為合伙組織實體和合伙人、出資數額等情況的,應認定當事人間有合伙協議,因工商登記能夠反映合伙成立時的初始情況以及變更等情況。
(3)是否有口頭協議。沒有前兩項情況的,但具備合伙其他條件,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協議。因為合伙人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種責任在法律上是一種加重責任,所以合伙當事人應簽訂書面合伙協議,但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法律允許有口頭協議。口頭協議必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法官對口頭合伙協議的認定應持慎重態度,對當事人有關合伙的陳述、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及證明內容等情況應嚴格審查,對存在矛盾不能合理解釋的,不宜認定為有口頭協議。
大家應該有所了解吧。個人之間的合伙其實與企業法人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有的人也會成立合伙企業,但是這并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法人存在的,一般合伙企業的債務都是由各個合伙人來承擔。如果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合伙協議的解除條件有哪些,解除合伙協議要什么條件
借貸關系與合伙關系如何區分
有限合伙基金公司有哪些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出入境證件簽證收費項目標準是什么
2021-02-17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