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財富的積累,有越來越多的個人從“打工者”搖身變成了“老板”,但是,我們真的對《公司法》理解嗎?其實了解《公司法》不僅僅是法務工作人員的任務,對于個體工作者更為重要,因為小微企業往往沒有專業的法務團隊,所以說個人要詳細了解《公司法》的相關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業務,使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下面就由律霸的小編來帶你了解一下公司法的司法解釋一。
公司法的司法解釋一的具體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已于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8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為正確適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對人民法院在審理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中,具體適用公司法的有關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公司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審結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為或事件發生在公司法實施以前的,適用當時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
解讀:行為發生時的法律適用。根據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來處理。
第二條因公司法實施前有關民事行為或者事件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如當時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時,可參照適用公司法的有關規定。
解讀:例外規定:原公司法沒有規定,可參照新公司法相關規定。
第三條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超過公司法規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解讀:本條是講述規定事由提出股東訴訟的時間限制。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超過上述期限,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條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的180日以上連續持股期間,應為股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已期滿的持股時間;規定的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兩個以上股東持股份額的合計。
解讀:1、本條是補充講述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代表訴訟的股東的訴訟資格的細化。
2、180日連續持股的倒推起算點是股東向法院提起訴訟時。此規定其實存在問題,因為根據公司法152條的規定,股東應先向公司的監事會(監事)或董事會(執行董事)提出書面請求,請求他們向法院提起訴訟,此時,相關股東并未取得直接訴權(指一般情形),但他們向監事會(監事)或董事會(執行董事)提出書面請求的條件就是180日連續持股,而現在司法解釋規定是股東向法院提起訴訟時,可以說,最高法文書起草者沒有厘清此關系。
3、合計是指兩個以上股東合并持有,也就是說,可以存在共同原告的訴訟。
4、附: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
1)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的情形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監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的情形的,前述股東可以書面請求董事會或者不設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前款規定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股東可以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對152條的理解:
1)董事、高管違法違章給公司造成損失==》股東(股份公司:連續180天單獨或合計持有1%以上股份股東)===》書面請求監事或監事會向法院提起訴訟===》拒絕起訴、30日內未提起、或情況緊急必須立即起訴的===》股東以自己名義向法院起訴(為了公司利益)
2)監事違法違章給公司造成損失的==》股東(股份公司:連續180天單獨或合計持有1%以上股份股東)===》書面請求董事會或執行董事向法院提起訴訟===》拒絕起訴、30日內未提起、或情況緊急必須立即起訴的=====》股東以自己名義向法院起訴(為了公司利益)
3)如是公司之外第三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的,前述股東可選擇先向監事會、監事提起,也可選擇向董事會、執行董事提起。
第五條人民法院對公司法實施前已經終審的案件依法進行再審時,不適用公司法的規定。
解讀:法理依據仍是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
第六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該解釋更多的側重于對原法和新法的交接時間和具體內容,以及新法中在起訴方面的相關流程,當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公司法中還有很多方面,在治理公司時不僅僅要關注“公司法的司法解釋一”,還要對后續出臺的公司法的司法解釋二、三、四的進行進一步深入了解,詳細的內容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
公司法定代表人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承擔法律責任?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
公司法全文及司法解釋一二三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5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