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的規定是什么?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
1、按照《公司法》及相關規定,公司的股東應在工商登記材料的公司章程、股東名冊中進行公示,且登記的股東應與實際的投資人是同一法人或自然人。但在實際存在中,卻并非如此。掛名股東、顯名股東和隱名股東,是常出現的概念。
2、掛名股東,通常是指在各種形式的公司設立過程中或者股權轉讓中,產生的那些雖然具備了股東法定形式要件,但其名下之出資為他人所有,從而缺乏出資之實質要件的“股東”(自然人或法人)。
3、而顯名股東和隱名股東,通常是指當事人之間約定以一方名義出資(顯名投資)、另一方實際出資(隱名投資)的,此約定對公司并不產生效力,相應的股東身份就為“顯名股東”和“隱名股東”。
4、從表面看,掛名股東和顯名股東沒有差別,但從股東的意思表示可以區分開來。一般而言,掛名股東在投資行為中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被實際投資人借用的,而顯名股東則是主動的,其在投資行為中的行為是其意思真實表示的一種結果。
5、對于掛名股東是否具有股東資格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結論。債權人向名義股東主張出資不實的賠償責任的,一般會得到支持。名義股東在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實際投資人追償。若以名義股東和實際投資人為共同被告的,一般會判二者承擔連帶責任。但名義股東有充分證據證明自己系被他人冒名為股東的,則可不承擔責任。
6、在顯名股東和隱名股東的關系中,若隱名股東,即實際投資人參加投資且承擔公司風險的,隱名股東主張股份財產權益的,可以得到支持,但有例外,即不能違背法律強制性規定。
7、若實際投資人未約定實際出資人承擔風險,且也未參與公司管理的,則雙方之間的關系應認定為債權債務關系。
在此中關系中產生的糾紛所形成的訴訟,可以列公司為第三人。
綜上所述,顯名股東和隱名股東,是指當事人之間約定以一方名義出資,另一方實際出資,掛名股東在投資行為中是被動的,被實際投資人借用的,顯名股東在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實際投資人隱名股東追償,名義股東和實際投資人為共同被告的,二者承擔連帶責任。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協議書怎么寫?
隱名股東作為債務人,隱名股東的債權人怎么處理?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了裝修合同怎么解除
2021-03-03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設執行董事嗎
2020-12-28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土地轉讓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20農民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1-19房租拆遷導致燈損壞賠不賠
2020-11-16公房拆遷補償款該何去何從
2020-12-07農村拆遷中無證的部分怎么計算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