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A、B、C、D四公司在參加S省采購中心舉辦的一次政府采購活動中,A公司中標。B公司認為A公司提供的產品不合格,不符合招標要求,于是向S省采購中心提出質疑。S省采購中心答復后,B公司又向S省財政廳投訴。后S省財政廳作出了駁回B公司異議的行政處理決定。B公司對此不服,向S省財政廳住所地所在的J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訴訟。在J區人民法院準備開庭審理的前一天,B公司以需到外地取證為由申請法院延期審理,法院未予準許。次日開庭前,B公司向J區人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
對B公司是否有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力,J區人民法院存在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B公司向J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訴法》)關于管轄的相關規定,B公司一旦起訴,就無權提出管轄權異議。如果案件不屬于J區人民法院管轄,只能由J區人民法院依職權審查后移送或報請其上級法院指定管轄。另外,如果賦予原告提出管轄權,可能會導致原告濫用權力。
另一種觀點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訴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行訴法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之日起10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的規定,當事人均有權提出管轄異議,因為當事人包括指原告、被告和第三人。這符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編的《〈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訴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釋義》對該條的解釋:“提出管轄異議的人必須是本案的當事人;當事人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參加訴訟的通知之日起死回生10日內提出,期限內未提出的,應當視為當事人對管轄權無異議”。
關于管轄權異議問題,《行訴法》對這一問題并沒有規定。作出規定的是《行訴法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之日起10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從條文來看,當事人有權提出管轄異議。依照《行訴法》相關規定,當事人是指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能“接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的只有被告,能接到“參加訴訟的通知”的只有第三人。對被告有權提出管轄異議這一點無爭議。那么,原告和第三人是否有權提出管轄異議呢?對這一問題,法律規定、相關的解釋容易引起歧義。因此,在法律作出明確規定前,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統一認識,并作出明確規定的結論。基于這一出發點,本文將通過對相關制度進行法理上的分析,對行政訴訟管轄異議主體制度進行研究,特別是對原告是否有權提出管轄異議這一問題進行學理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新規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0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