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公正、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準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制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1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受權播發了這一決定。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后作出的首次修改
管轄規定
第十三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1、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2、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3、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八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九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三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有關于法律雖然說得比較難理解但是如果結合到實際情況中就比較好理解了,以上是律霸網小編在網上為大家找到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能夠認真月度,從中獲取知識,進而幫助自己解決自己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青島天價櫻桃構成消費欺詐嗎
2020-11-08求職者對試用期有哪些誤區
2021-03-20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