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行政不作為的本質特征是違法不履行行政作為義務
律師解答:
很多學者都將行政不作為的客觀方面定義為“不履行法定職責”。事實上,用“不履行法定職責”來描述行政不作為的客觀方面是不科學、不準確、也是不周延的。如果在界定行政不作為這一法律概念時,一定要表達類似于“法定職責”的意思,筆者認為使用“行政作為義務”為宜。在界定行政不作為時,使用“行政作為義務”的提法之所以比“法定職責”更為準確
相關法律知識:
第一、“行政義務”之中不僅應包括行政主體的“法定職責”,亦應包括行政主體的“法定職權”在內。“行政法治原則”要求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依法設定并依法行使,而行政主體的“職權從另一角度說,就是職責。職權與職責是統一的,是一件事情的二面”,都是法律賦予行政主體維護和分配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也是其履行行政職責的過程,行政職責隨著行政職權而產生、變更和消滅,行政職權和行政職責是統一的,它們都暗含著行政主體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只是行政職權間接體現出來的,是一種轉化或派生的作為義務,需要結合行政職權的具體內容才能確定。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主體的不作為行為,不僅應包括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還應包括不行使法定職權的行為,我們在研究行政行為時,不能僅僅注重法律規范對行政主體法定職責的規定而忽略法律規范對其法定職權的規定。更何況,我國現行的法律規范對行政主體的法定職權規定得較為詳細,而對行政主體的法定職責則規定較少,如果忽略了行政主體的法定職權,必將遺漏很大一部分由“行政職權”中體現出來的行政義務。因此,我們在界定行政不作為時不能將其客觀方面簡單定義為行政主體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否則這種表述不僅將因為失去法律性而變得隨意,而且因其忽略了行政職權的規定必然難以昭顯行政不作為的本質特征。
第二、“法定職責”從邏輯上理解,可以區分為“作為”的法定職責和“不作為”的法定職責,而行政不作為這一概念所強調的,應該是行政主體對于“作為”的法定職責(包括職權)的違反。如果將行政不作為簡單定義為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職責,必然導致像越權等行政主體不履行消極義務的行為也被歸入不作為之列的窘態。從這個角度分析,籠統地將行政不作為的客觀方面定義為“不履行法定職責”,而不區分“作為的法定職責”和“不作為的法定職責”,顯然存在將行政不作為中的“行政義務”從“作為義務”擴大到“不作為義務”的錯誤傾向。事實上,行政主體只有在不履行行政作為義務的情況下,其不作為才可能構成違法。若行政主體本就負有不作為義務,如不得干預企業自主經營,則其不作為顯然并不違法。
第三、因為行政主體的職責區分為“實體上”的職責和“程序上”的職責,“不履行法定職責”就應既包括行政主體不履行程序職責的行為,又包括行政主體不履行實體職責的行為,而行政不作為這一概念所強調的,應該是行政主體對于程序職責(包括職權)的違反(這一點將在下文中詳細論述),從這個角度分析,將行政不作為的客觀方面界定為“不履行法定職責”,而不對行政主體的“程序職責”和“實體職責”予以區分,顯然模糊了行政不作為的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收廢機動車拆解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辦
2021-02-24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