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朱*花(化名)
被告:朱*甫(化名)
1999年初,被告可以享受房改房優惠政策買房,但因無錢,在和兒子朱*財商量遭拒絕后,請求原告為其支付全部購房款。1999年6月13日,原告出資14600元(人民幣,下同)為被告買下位于本市翠柏西巷210號101室房屋一套。同年4月15日,被告向原告出具承諾書一份,并在寧波市公證處立下公證遺囑,承諾如其百年前未歸還房款,該房屋由原告繼承。后被告之子朱*財私下找到原告,表示準備將被告送養老院后售出被告的住房,如果原告要購買,可優惠60000元,原告認為不是被告的意思表示,即予拒絕。2006年3月30日,原告在當日寧波日報上刊登的房屋產權登記征詢異議公告中發現,被告在明知房屋產權證書在原告處保存的情況下,向寧波市房地產產權產籍監理處申請了遺失補證。原告認為,被告違背承諾,未歸還房款,即擅自處分由原告出資購買的房屋,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故訴至法院。
【裁判要點】
原告在被告經濟困難時,出于親情,替被告出資購得住房,使被告老有所居,又省去了房租等開銷;比照1999年與當前的房價等物價指數,被告因原告代為出資購房的幫助行為得益匪淺,而原告從中并無獲利。被告在承諾書中言明,其在世時歸還了原告墊付的購房款,則該住房的房產權歸被告處理,若逝世前未歸還該購房款,則該住房在其本人及成家后的妻子均過世后,歸原告所有,由此可見,被告在明知房屋產權證書在原告處抵押保管的情況下,向房地產管理部門申請遺失補證,在未歸還購房款前,不知會原告,即違背諾言,撤銷原遺囑的行為,有失誠信,也使原告的期望利益落空,給原告經濟上和精神上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侵害。綜合以上各方面因素,考慮誠實信用是社會主義法制要求公民遵循的基本原則,而親友之間互幫互助的善舉更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弘揚的優良傳統,原告幫助被告的行為值得提倡,其自身的權益應予保護。現原告提出要求經濟補償未違背法律,其提出補償的額度對比被告的收益亦屬情理之中,法院予以支持。現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朱*甫應償還原告朱*花為其墊付的購房款14600元及相關費用355元;
二、被告朱*甫應支付原告朱*花經濟補償金50000元;
三、上述二項合計64955元,被告應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付清;
四、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608元,由被告負擔。
【爭議焦點】
遺囑人是否可以撤銷有效的公證遺囑?公證遺囑的效力如何?
【法理評析】
解決該案的焦點,就在于法律對公證遺囑的解讀。什么是遺囑,遺囑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公證遺囑?公證遺囑如何撤銷?
法律明文規定,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遺囑具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特征,它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即它只需要遺囑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預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為,它不需要被遺囑人的任何意思行為,該法律關系就已經形成。其次,行為人必須是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人,有遺產才能進行遺囑行為。
最重要的是它在遺囑人死亡時才發生效力的行為,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以遺囑方式對其死亡后的財產歸屬問題所作的處分,所以在遺囑人死亡前就可以對遺囑進行變更、撤銷。和本案聯系最緊密的就是本案的被告在購買房屋借款時左了一份由本案的原告受益做為遺產人可能接受遺產的公證遺囑,可是后來又對此作出了變更,重新確立了一份由被告兒子繼承的遺囑,當然也是公證遺囑。所以才導致本案的司法審理。所以又涉及到公證遺囑,那么什么是公證遺囑?他和遺囑有什么區別?其實公證遺囑也是遺囑,所以它也具有遺囑的基本特征,自然可以撤銷。先來看一下何為公證遺囑?如何撤銷?
法律解釋公證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訂立并經公證機關公證的遺囑。可見,它區別于遺囑的就在于它多了一個程序,就是公證程序。遺囑總共有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等等四種常見方式,而其中因為有公證這個程序的公證遺囑效力最高,也就是如果遺囑立下里如上四種遺囑,那么就以公證遺囑為準。遺囑人申請公證,那么就必須提供相關證件,如身份證、房產證以及等等的一些證明材料。而要撤銷公證遺囑,以新的遺囑代替原公證遺囑,那也只能是公證遺囑,原來已在公證處辦過遺囑公證的,現要變更或撤銷原遺囑公證的,應當提交原來的遺囑公證書并到原公證處辦理。還有,遺囑人死亡后,遺囑繼承人應當持遺囑公證書、死者死亡證明,及本人身份證件來本處辦理繼承權公證。如遺囑受益人不在法定繼承人范圍的,為受遺贈人。則受遺贈人必須在知道受遺贈后二月內來本處辦理接受遺贈的聲明書公證。
所以,本案中,被告在生前且神志清醒,還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可以撤銷原公證遺囑的,即使其已經做了承諾書,因為遺囑是當事人的單方法律行為,當事人隨時都可以變更,只要在程序上滿足要求。
【法律風險提示與防范】
法律界網站提示:遺囑是當事人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做出的對個人財產的處分,因為具備了單方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征,所以是只要遺囑人一個人的意思表示就足以,不需要尊重遺囑受益人的意思,但是民法要求各民事主體的民事行為遵守民法的基本原則,講求誠實信用。所以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不僅應負起法律上的責任,還應遵守道德的束縛。本案的被告雖然以新遺囑取代舊遺囑的行為并不違法,但是沒有信守承諾,對在危難之際幫扶自己的姐妹不守信,從道德上實際說不過去。
【法條鏈接】
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
第十七條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關辦理。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二十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貪污無罪辯護詞
2020-11-17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房屋贈與子女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