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保護商業秘密權
企業要從規范管理出發,及時和職工簽訂保密協議。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只有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才算是商業秘密,才能受到法律保護。
企業在與職江簽訂勞動合同時,也可以專門加進保守商業秘密的條款。
規定職工泄露商業秘密后應該負的法律責任;或者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協商,簽訂長期或無固定期的勞動合同;對個別關鍵崗位職工,企業也可以在調離職工原崗位或離開企業后,規定職工在3年內不得從事生產經營相同的業務,也不能直接或間接幫助同行業使用原單位的商業秘密謀利。一旦發現有上述行為,企業有權依法對職工提起訴訟,追究違約責任,對企業進行賠償。
加強對技術人員的管理,對骨干技術人員實行特殊薪酬政策。
一般來說,能夠掌握企業商業秘密的職工,都是處在企業的技術崗位或者是關鍵崗位上。對這些位于特殊崗位或做出特殊貢獻的職工,可考慮實行特殊的分配政策。除了一般的獎勵之外,還可以對新產品的開發實行提成獎勵制度。比如以新產品產生效益的前10年為一個階段,后10年為一個階段,確定每個階段不同的提成比例,本人去世后,后人還有繼承權。這樣的獎勵政策,最低可以將人才留在企業20年。20年后,這些新產品就可能會被更新的產品所替代。所以,這不失為一個保守商業秘密,預防商業秘密外泄的好辦法。
企業也可以將新產品分成數額不等的股份,獎勵給參與研制新產品的技術人員。
技術人員從股份的分紅中得到一筆數額不菲的股金。技術人員離開企業,這個股份自動取消。也有的企業在職工的工資項目中設立一個特殊的積累儲蓄金,由企業職工儲蓄或者辦理補充養老保險,并確定支付返還職工的具體時間和方式。如果職工因自身原因離開企業,企業可以中止或者不支付儲蓄金或補充養老保險費。從而把職工的命運與企業的生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使之一心一意地為企業發展效力。
企業要增強維權意識。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學會利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發生商業秘密泄露事件,要及時收集證據,先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使侵權企業和個人立即停止生產,避免給企業造成更大的損失。
企業的正當商業秘密權被侵犯,可以視不同情況,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解決,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程序。如何您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主張哪些工傷賠償,怎樣獲取工傷賠償
2020-11-19公司股東變更后還要承擔之前的債務嗎
2021-01-15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以個人名義簽訂承包合同屬于家庭財產嗎
2020-12-31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資產
2021-03-11土地承包經營權具體指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