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鄰里建房協議書
鄰里建房協議書
甲方: 公民身份號碼:
乙方:公民身份號碼:
甲乙雙方的房屋相鄰,乙方將在原有宅基擴建,為了順利建房,明確房屋四至,處理好鄰里關系,經甲乙雙方自愿協商,就相鄰有關事宜達成如下協議:
1、建房間距:乙方將原舊房擴建。為了排除安全隱患,甲方同意乙方在擴建中基腳向前延伸10公分,修建幅度向后傾斜,使之兩地間距(以甲方房屋為準):基腳50公分,屋檐150公分。
2、乙方在擴建房屋中,應正確處理截水、排水和防止雜物墜落等現象的發生,如因擴建后乙方沒有正確處理導致甲方房屋受到損害或者生命受到威脅的,將由乙方承擔所有責任。
3、將來甲方建房時,乙方應予以配合,今后甲方在現址上拆建或加蓋樓層,乙方不得干涉甲方建房,乙方應接受甲方建房的請求,在甲方建房時無需甲方簽字同意,即視為甲方已同意。將來甲方若將產權過戶給第三方,甲方應告知第三方此條款,作為房屋轉讓的前提條件。
4、乙方在擴建中需柱樁基礎施工,應保持甲方房屋安全和環境衛生,如在建房過程中對甲方房屋造成損害的,應由乙方承擔所有責任。
5、本協議簽訂后長期有效,雙方各執一份,村委會保存一份。
6、本協議未盡事宜由雙方另行協商。
甲方(簽字):
乙方(簽字):
年月日
二、鄰里建房采光區域的法律規定
《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對采光區域有明確規定,細則如下:
第十六條,居住建筑間距應當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采光、通風、消防等要求確定。
(一)居住建筑應滿足大寒日3小時日照標準。
(二)舊區改建的項目內新建建筑日照標準可酌情低,但不低于大寒日1小時日照標準;對項目外相鄰居住建筑不得降低日照標準。
(三)老年人居住建筑不應低于冬至日2小時日照標準。在滿足日照要求的前提下,建筑間距宜按本章計算方法控制間距,但不得小于最小值。
第十七條,多層居住建筑之間的間距按本條規定計算:
(一)多層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間距
1、南北向布置的,縱墻間距宜不低于南側建筑高度的1.0倍,最小值為13米。
2、 東西向布置的,縱墻間距宜不小于較高建筑高度的0.8倍,最小值為13米。
3、 建筑朝向為南偏東或西小于等于45度的,按南北向布置計算間距,其它按東西向布置計算間距。
(二)多層居住建筑垂直布置的間距
1、 南北向的垂直間距,宜不小于南側建筑高度的0.6倍,最小值為13米。
2、 東西向的垂直間距,宜不小于較高建筑高度的0.5倍,最小值為9米。
(三)多層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間距
1、 兩棟多層居住建筑的夾角小于等于45度的,按平行布置計算最窄處間距。
2、 兩棟多層居住建筑的夾角大于45度的,按垂直布置計算最窄處間距。
(四)建筑山墻之間的間距最小為6米。
第十八條,多層居住建筑與低層居住建筑的間距參照第十七條執行,最小值為6米。
第十九條,高層居住建筑之間間距按本條規定計算:
(一)平行布置的間距
1、 南北向布置的,宜不小于南側建筑高度的0.6倍,最小值為24米。
2、 東西向布置的,宜不小于較高建筑高度的0.5倍,最小值為18米。
(二)垂直布置的間距
1、 南北向布置的,宜不小于南側建筑高度的0.3倍,最小值為18米。
2、 東西向布置的,宜不小于較高建筑高度的0.3倍,最小值為18米。
(三)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間距
1、 兩棟建筑的夾角小于等于45度的,按平行布置計算其最窄處間距。
2、 兩棟建筑的夾角大于45度的,按垂直布置計算最窄處間距。
(四) 高層居住建筑山墻之間的間距最小為13米。
第二十條,高層居住建筑與多、低層居住建筑之間按本條規定計算間距:
(一) 高層居住建筑與多、低層居住建筑平行布置
1、 高層居住建筑與其北側的多、低層居住建筑的間距宜不小于高層居住建筑高度的0.6倍,最小值為24米。
2、 高層居住建筑與其南側多、低層居住建筑的間距,宜不低于南側建筑高度的0.9倍,最小值為13米。
3、 高層居住建筑與其東西側多、低層居住建筑的間距,宜不低于多、低層建筑高度的0.8倍,最小值為13米。
(二) 高層居住建筑與多、低層居住建筑垂直布置的,其南北向,東西向間距不少于13米。
(三) 高層居住建筑與多、低層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間距
1、 兩棟建筑的夾角小于等于45度的,按平行布置計算其最窄處間距。
2、兩棟建筑的夾角大于45度的,按垂直布置計算最窄處間距。
(四) 高層居住建筑與多、低層居住建筑的山墻間距不小于13米。
第二十一條,非居住建筑之間按本條規定計算間距:
(一)高層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
1、 南北向布置的,宜不小于南側建筑高度的0.5倍,最小值為18米。
2、東西朝向的,宜不小于較高建筑高度的0.4倍,最小值為18米。
(二) 高層非居住建筑與多層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其間距宜不小于高層非居住建筑高度的0.4倍,最小值為18米。
(三) 多層非居住建筑與多層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 宜按較高建筑高度的0.7倍計算間距,最小間距為13米。
(四) 低層非居住建筑與高、多、低層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時的間距按消防間距的規定執行,最小值為6米。
第二十二條,非居住建筑與居住建筑之間間距按本條規定計算:
(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的南側或東西側的,按第十七條至第二十條的規定計算間距。
(二)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北側,按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計算間距。
(三)非居住建筑的山墻與居住建筑的山墻間距,按第十七條至第二十條的規定計算。
第二十三條,相鄰建筑室外地坪標高不一致的,應當扣除或加上南側建筑或較高建筑室外地坪標高差值后計算間距,最小值不得低于十七條到二十二條規定的最小值。 有裙房的高層建筑之間的間距,應當同時符合裙房與裙房之間、裙房與主樓之間、主樓與主樓之間的消防間距要求。
第二十四條,擋土墻、護坡與建筑的最小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 居住區內的擋土墻與建筑的間距應滿足住宅日照和通風和消防的要求;
(二) 高度大于2米的擋土墻和護坡的上緣與建筑間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米,其下緣與建筑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m。
第二十五條,建筑之間的間距以建筑外墻垂直投影線為計算起點,但有以下情況之一的,以外挑陽臺垂直投影線為計算起點:
(一)建筑縱墻外挑陽臺挑出外墻寬度大于1.5米,或總長度超過縱墻長度二分之一的。
(二)建筑山墻面設置外挑陽臺的。
在建房之前,一定要與鄰里協商好建房事宜,并把協商的內容寫入鄰里建房協議書。雙方看過沒有異議,就可以簽上自己的名字了。簽字之后,這份鄰里建房協議書就有了法律效力,雙方必須要按照里面的規則約束自己的行為。如果出現一方違約的情形,就需要承擔相應的后果,只要雙方在建房之前多商量多溝通,建房時就能大幅度的避免此類糾紛的發生。
農村個人建房合同
包工包料建房合同
包工不包料建房合同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