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人信息貸款涉及什么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貸款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個人信息的保護原則
第一,直接原則。直接原則是指個人信息原則上應該直接向本人收集。直接原則在OECD準則中稱為“限制收集原則”。直接原則的另一個含義是,只有個人信息所有者本人才有權決定是否提供其個人信息。
第二,目的明確原則。目的明確原則是指個人信息在收集時必須有明確的特定目的,禁止超出目的范圍收集、處理和利用個人信息。“特定目的”對國家機關來說就是根據行使職權、履行職責的需要處理和利用個人信息所具有的目的。
第三,公開原則。公開原則是指對個人信息的收集、處理與利用一般應保持公開,本人有權知悉個人信息的收集與利用情況。“公開”并非指個人信息內容之公開,而系指個人信息搜集、儲存、利用及提供等之公開。
第四,完整正確原則。完整正確原則是各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普遍遵循的原則,具體指個人信息應該遵從其特定目的,在特定目的范圍內必須保持完整、正確、及時更新。
第五,限制利用原則。限制利用原則是指個人信息在利用時應該嚴格限定在收集的目的范圍內,不應作收集目的之外使用。
第六,安全保護原則。安全保護原則是指個人信息應該處于安全的保護中,避免可能發生的個人信息的泄漏、意外滅失和不當使用。在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方面,德國的立法堪稱典范。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用他人信息貸款涉及哪些罪名”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案件的分析,冒用他人信息進行貸款的,有可能構成騙取貸款罪或者貸款詐騙罪,具體是什么罪依據案情而定。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贈予和買賣都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3土地轉讓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9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合謀改房屋產權面積騙取拆遷補償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