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中止執行情形包括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二、行政處罰中止執行和終止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中止執行是指行政強制執行程序開始以后,由于出現導致強制執行程序無法進行下去的特殊情況,行政機關暫時停止強制執行程序,待該情況消除以后,繼續執行。終結執行是指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發生某種特殊情況,執行程序沒有必要或者不可能繼續進行,從而結束執行程序。
中止執行不同于終結執行,前者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的暫時停止,但是仍有恢復和繼續執行的可能;后者則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徹底結束,并不再恢復強制執行程序。
三、行政處罰如何罰款?
1、原則上,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當事人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對上述原則規定的例外情形,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當場收繳罰款的條件和收繳辦法辦理。
對于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截留;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行政處罰決定機關返還。
2、除經申請和批準當事人可以暫緩或分期繳納罰款的以外,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2)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對違法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其沒有異議的要在規定期限內履行。如果其履行行政處罰存在嚴重困難或者執行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公安機關可以中止執行。當然,這個并不是免除對方的行政責任,等法定情形消失后,再繼續執行。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行政處罰告知書是怎樣的
消防行政處罰聽證較大數額罰款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適用的一般時效是多久
2020-12-14涉外婚姻申請登記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1-03-01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