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中止執行情形包括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二、行政處罰中止執行和終止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中止執行是指行政強制執行程序開始以后,由于出現導致強制執行程序無法進行下去的特殊情況,行政機關暫時停止強制執行程序,待該情況消除以后,繼續執行。終結執行是指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發生某種特殊情況,執行程序沒有必要或者不可能繼續進行,從而結束執行程序。
中止執行不同于終結執行,前者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的暫時停止,但是仍有恢復和繼續執行的可能;后者則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徹底結束,并不再恢復強制執行程序。
三、行政處罰如何罰款?
1、原則上,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當事人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對上述原則規定的例外情形,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當場收繳罰款的條件和收繳辦法辦理。
對于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截留;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行政處罰決定機關返還。
2、除經申請和批準當事人可以暫緩或分期繳納罰款的以外,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2)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對違法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后,其沒有異議的要在規定期限內履行。如果其履行行政處罰存在嚴重困難或者執行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公安機關可以中止執行。當然,這個并不是免除對方的行政責任,等法定情形消失后,再繼續執行。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行政處罰告知書是怎樣的
消防行政處罰聽證較大數額罰款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