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救濟制度是什么?
一般意義上講,對行政行為的救濟,主要有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兩條途徑。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對于行政不作為行為的救濟范圍基本一致。當然,行政復議的范圍表面上看要大一些。但從現在的司法實踐來看,凡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的行政不作為行為都可以納入到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之中,兩者的救濟范圍本質上并無差異。凡是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爭議案件,都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爭議,只要單行法律、法規規定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二、行政不作為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是相對行政作為而言的。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的作為義務,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意思表示或有意思表示卻沒有實際履行的行為。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行政不作為主體必須是負有法定作為義務的行政主體。它包括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組織。
2、行政主體必須負有法定作為義務。它包括依職責產生的法定義務和依職權產生的法定義務。
3、行政主體具有履行該法定義務的能力,但故意或過失不作為。
4、行政主體在程序上沒有意思表示或有意思表示卻沒有實際履行。表現為行政主體消極地不做出或者沒有完成一定的程序行為。
二、提請行政復議的時效是多久?
行政復議申請人應自知道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之日起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相關行政復議機構在收到復議申請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對于決定受理的,收到復議申請書之日即為受理之日。
相關行政復議機關應自受理復議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特殊情況下,經相關行政復議機關負責人批準,可延長30日。復議申請人如對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政府工作人員不作為會損害公民利益,導致政府辦事效率低下,影響政府形象。公民遇到不作為的情況,救濟手段可以是復議或者訴訟,提請復議后,等復議機關作出決定,公民不服的,在十五日內發起訴訟,將不作為的具體部門告上法院。
稅務行政復議申請人可以調解嗎?
稅務行政復議可以調解嗎?
不需要稅務行政復議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債權能否轉讓
2021-03-06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法定這些情況下可要回彩禮?悔婚可以返還嗎?
2020-12-20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交通事故訴訟擔保人是律師嗎
2021-01-02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